孔明很愁 作品

第157章 人數不斷減少的武騎營

    武騎營雖然人數很少,只有五百人,但訓練場所卻一點都不比武鋒營小。

    武騎營雖然是騎射部隊,但不僅需要騎射,同樣要訓練衝鋒,和揮砍。

    騎射看似容易,只是在馬上射箭,實際上難度非常大!

    現在的戰馬結構完全沒有成型,戰馬上只有非常簡易的馬鞍,還有供騎士上馬用的單邊馬鐙。

    在沒有鞍鐙的時代,士兵需要騎跨在只安裝了簡易馬鞍的背上,僅僅依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一旦戰馬奔跑起來,非常容易衰落下馬。

    這種方式也非常的不可靠,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更是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僅僅能依靠速度的優勢在氣勢上壓倒敵人。

    這也是為什麼騎兵難以訓練的原因!如果不是騎術高超的士兵,在戰馬奔馳中穩定身型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形成戰力?

    武鋒營的難度低,也只是相對於武騎營的騎射來說,畢竟武鋒營衝鋒的時候士兵只需向前揮砍即可。

    但武騎營不同,武騎營的士兵需要在戰馬疾馳的過程中拉弓射箭!如此高速的疾馳中,士兵沒有穩定的支點,很容易因為動作過大而摔落下馬。

    這也是為什麼賈詡告訴趙雲訓練拋射即可,像普通弓箭手那樣簡直難如登天!

    後世的蒙古鐵騎為什麼能橫行亞歐大陸?正是因為有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士兵只要穩穩踩實,無論戰馬跑的多快,都可以輕易的穩住身型!

    劉璋不知道這些嗎?他是知道的。只是現在沒辦法推廣開。

    這些技術可以說是絕密中的絕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趙雲這麾下的五百人,劉璋更是當做教官在培養,為了以後裝備了高橋馬鞍和馬鐙後,能訓練更多的騎射士兵。

    數百騎兵奔跑,造成的塵土並沒有多大,劉璋能清晰的看到訓練場景。

    “咦,這才多少人?”

    劉璋發現武騎營的士兵人數遠遠不夠,感覺只有三百人左右。

    難道分為了兩輪訓練?

    劉璋在心中暗自詫異,四處尋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