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豆苗 作品

476【寧忠之死】

    正旦大朝極為莊重,取“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之意。在每年正旦日舉行,規格極高, 需陳設鹵簿、儀仗、大樂, 設糾儀御史糾察百官。文武官員依品階班立,十三州進奏官執方物入獻。待時辰一到,皇帝升座,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行禮如儀。

    今年的正旦大朝更加隆重,因為集寧侯唐攸之親自寫就的勝表奏章在年前二十八日送來京都,西境大捷斬殺吳軍十三萬餘人,此戰過後西吳國力大損,至少二十年間再無侵犯大梁邊境的能力。

    等到大軍帶著戰利品返回京都,那時候還要舉行無比盛大的儀式,開平帝將會親自去往太廟祭天,告慰列祖列宗之靈。

    大朝只是一場盛大又冗長的儀式,本身乏善可陳,好在朝會結束後所有臣子都能領到一份賞賜,這也是許多窮困的京官們能耐著性子一絲不苟履行朝會儀制的原因。

    這場朝會對於很多重臣來說顯得十分特殊,西境大捷帶來的衝擊力還沒有消化完畢,開平帝又領著兩位皇子出現,讓他們擔任自己的副手主持完整個儀式,其中隱藏的意味值得深思。

    申時初刻,持續四個時辰的正旦大朝終於結束,絕大部分臣子們終於能領取賞賜,然後回家歇息,但是六部侍郎及以上的重臣卻不能離去,他們被召到兩儀殿中繼續商議政事。

    往年並不會如此,開平帝雖然勤政,卻也不會嚴苛到那種地步,畢竟眼下仍舊處於年假休沐期間。

    但是今年情況特殊,在西境大軍回京之前,必須先議定一件事。

    唐攸之的那封勝表奏章裡,除了詳細敘述戰事的首尾之外,還附著一份極長的名單,那上面便是此次大戰之中的有功之臣。

    朝廷需要儘快決定如何賞賜這些功臣。

    殿內的氣氛與之前大朝會時截然不同,略顯沉悶和嚴肅。

    功臣自然要賞,可是如何賞賜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盤算。

    開平帝冷峻的目光望向六部尚書中的一人,淡淡問道:“劉卿,你是兵部尚書,這件事理當由兵部考功司先擬出一個大概的章程。”

    兵部尚書劉大夏年邁卻硬朗,聞言出班奏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開平帝道:“說來。”

    劉大夏沉聲道:“集寧侯所寫的功臣表中,中山子裴越位居第一,臣認為此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