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83章 世家提刀人

【唐代初期與門閥相關的重要舉措是《氏族志》的頒佈。



從魏晉末到唐初,世家的門閥被兵強馬壯者砍的支離破碎,在這個基礎上世家門閥逐漸向士族大姓轉變,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四個利益集團。



永嘉之亂後衣冠南渡,南渡的士族仍以中原名族自相標榜,稱之為僑姓,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琅琊王、陳郡謝、蘭陵蕭等,



而在南方本地的大姓咱們就比較熟悉了,和十萬哥相愛相殺的吳四姓朱張顧陸也興盛到了這時候。



江東大姓瞧不起南渡的僑姓,稱他們為荒傖、傖父,譏言他們是野人,應被天下恥笑。



但最終雙方在利益上還是有共同語言的,雙方統稱江左士族。



雙方大概度過了兩百四十年的蜜月,南梁時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和陳郡謝,但因為羯族人的身份侯景遭羞辱,就此結仇。



後來侯景南下攻克金陵之後便把豪門士族當狗殺,南梁末年西魏國攻克江陵後,將剩餘的士族大姓如抓豬一般抓去了關中。



江左士族就此名存實亡。



而在北方,雄才大略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之後,以京都洛陽河南郡為郡望,鮮卑貴族也變化為漢姓士族,稱代北士族。



其中顯姓有長孫氏、宇文氏、元氏、竇氏、源氏。



額外說一句,華夏的源氏祖先是羌人,北魏時投奔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接納這一支羌人,並下命說“卿與朕源同,因事分姓”,故而賜名源賀。



四百年後,倭國國庫空虛,嵯峨天皇面對養不起的五十個子女,前後將32名皇子皇女由皇籍賜姓降為臣籍,姓氏擬定上照抄拓跋燾,賜源氏之姓,所以日本的源氏跟華夏源氏沒關係,並且歷史上還要晚了四百年。



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四十年後,權臣爾朱榮效參考歷史,發動河陰之變,大肆屠戮北魏皇族和代北士族。



代北士族就此一蹶不振。



另外兩個分別是關中士族與山東士族,相較來說都比較簡單。



魏晉南北朝時,關中的楊杜六姓與河東世族合流,形成了關中士族,北魏時進一步變化為關隴軍貴集團,楊隋和李唐皆誕於此。



皇權打壓地方權是天性,因此隋朝時候雙方矛盾顯化,至唐初關隴集團已經依附皇權變身為關隴勳貴。



山東士族則是從東漢到唐朝都保持講經學重儒術的傳統,作為代表的五姓七望歷亂而不倒,並且因為唐朝穩定的環境愈發興盛。



二鳳對山東士族的打壓在《氏族志》可見一斑,這東西貞觀十二年修成時二鳳點名批評:



山東士族全靠賣女兒得財被你們這樣吹捧,能不能有點志氣?



對此就有人不解,說二鳳好虛名,整這個有啥用啊?還眼紅博陵崔排在一檔,暗箱操作給降成了三等。



是不是因為娶不到人家的女兒懷恨在心?而且排這個難道還能影響當官不成?



不過這個說對了,《氏族志》還真能影響當官。】



光幕說的清楚明白,對於這類事,張飛反而也分得非常清楚。



只見他掰著手指頭道:



“那司馬懿使了髒手段殺了老曹家,一群世家攪和在一起,成了晉對吧?”



“結果呢,又逢亂世,這世家們分成了四批。”



“南邊的被侯景殺了,北邊的被這個爾朱榮殺了。”



“結果這東邊的和西邊的一起鬥了整整一個唐朝,最後被那黃巢和叫朱溫的給一起收拾了?”



孔明都驚了:



“翼德你這說的雖然粗俗了點,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