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237 想要爽就得花錢(補更4)

分校設置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規劃,其中自然包括城市規劃本身。

通常是跟行政區塊及社區變化而變化,村鎮合併在未來二十年會成為主旋律,與之匹配的,就是各種鄉鎮中學的高中部裁撤。

但張浩南現在要搞的是“民辦公助”,也就是五家埭民間出資,市政府教育相關單位出扶助政策。

簡而言之,原先培訓中心如果說辦學是隨緣,張浩南不急教育局急,那麼這個初中分校,就有點張浩南主動出擊的意思了。

“民辦公助”的成功案例有,但失敗的更多,通常成功的,都是某某大學附中這種級別,全國也就那麼些名校。

大多數“民辦公助”則是會因為本地區的社會環境惡化而惡化,比如說政策失衡,比如說治安問題,比如說經濟問題,總之就是在關鍵環節上,出現了脫節,然後導致了辦學混亂。

但說來說去,主要是錢的問題。

二十年後,張浩南全部身家剛剛好可以蓋一所中學,但想要維持,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指望義務教育產生效益,那肯定是高端化甚至是貴族化,在互聯網不發達時期,各種大學附中已經有了出國遊或者交換生項目,別說這年頭的絕大多數學生無法想象。

就是二十年後,絕大多數同齡人學生也無法想象。

有的人在十二歲那年,就可以很確信自己能當上外交官,而張浩南十二歲那年,大概還在琢磨上哪兒下黃鱔籠子。

不過張浩南沒打算做什麼貴族學校,給田半農的建議,也只是建議,畢竟大家都對一中有感情。

如果田半農不願意,無非是換一所學校罷了。

邵衛東當上三中校長,這事兒輕鬆就能操作,畢竟校長親自推動,又有社會資本張浩南支持,官方肯定要考慮社會影響力。

影響本地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的穩定,這種大帽子扣起來,那就是有破壞市場經濟的嫌疑……

官場行走,多的是人如履薄冰,假如還想謀求進步的話。

在張浩南跟吳仁娟開會的時候,前往江北各市走訪名師的“沙城食品”公關秘書早就給老師們拜完了年。

對很多工資連一千都拿不穩的老師而言,甭管“沙城食品”是不是賣菜的,那已經不重要了。

年薪五萬、八萬、十萬、十五萬,這是張浩南敢開出來的炸裂待遇,丁永這個副總一年只論工資那才多少錢?

王愛紅這個廠長只論工資收入,也就兩三萬水平。

而除了工資,房車保險家庭福利一應俱全,幾乎可以說達到了除直轄市、省會、特區之外的最高水平。

為了把五家埭的名片坐起來,光這所初中,張浩南打算三年投入一千萬,不追求貴族化多元化,而是在保證升學率的同時,給與穩定且長期的就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