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沙人 作品

第四十一章:爭吵

“這就是太平嗎?莫非,敵人退兵稱臣,這就是太平?!”

  萬曆看著張居正,語氣嚴肅起來。

  張居正微微一愣,他沒想到,萬曆竟然會這樣問。

  稍作思考後,張居正說了起來:“自古以來,北方草原就是威脅,即便盛唐,也曾被北方草原入侵,秦漢亦是如此,敵人退兵稱臣,難道不算太平嗎?

  中原不比其他,大明初立,國力強盛,即便如此,也無法徹底擊敗草原。對於朝廷而言,草原稱臣,就是太平。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長久的太平,就是勝利。”

  張居正這話在這個時代,確實不假。

  在沒有機槍、坦克等熱武器的時代,來去如風的騎兵,威懾力最大。

  他們不會和中原硬碰硬,而是擇機出擊,騷擾邊疆,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永樂朝國力何其強盛,依舊沒有徹底解決草原。

  “消滅匈奴,會蹦出突厥,消滅突厥會蹦出女直,草原上的敵人是滅不乾淨的,十幾年的太平,已經很不容易了。

  陛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腳踏實地,方可長治久安。”張居正苦口婆心的說道。

  面對草原,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根本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是啊,十幾年的太平也是太平。據朕所知,俺答封貢,三娘子功勞很大,可以說,沒有三娘子,就沒有俺答封貢,可三娘子能活多久?十年?二十年,又或者是三十年?

  人都是要死的,要是三娘子死了呢?要是現在的臣服者死了呢?要是草原上再次崛起不臣之人,那這太平,還算太平嗎?把太平存寄在他人身上,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弘治年間之後,邊軍的糧食就成了問題。

  當年俺答入寇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邊軍不穩。兵乃朝廷大事,大明不能把太平存寄在他人身上。邊疆的那些問題,都要解決。”

  萬曆一字一句,說的清晰,說的極有條理。

  張居正不懂嗎?

  張居正當然懂,他當然懂得這些。

  “陛下,邊疆大事,非一日之功可以解決,臣以為,應該先解決宣府缺糧之事,至於其他事情,等新政實施之後再解決也不遲!”張居正說道。

  “那張先生覺得,這種事,應該讓誰去做?”萬曆問道。

  張居正回答:“回陛下,方逢時乃棟樑之材,由他解決最為合適。”

  “這倒是,但問題是,他要總督山西、大同和宣府三個地方,再讓他解決糧食問題,是不是有些逼迫過甚?王崇古能力也不小,他在任上都沒解決,換做是方逢時,能行嗎?

  軍務本就繁忙,現在又是特殊時期,互市也要看管,又要防止不臣之心死灰復燃,讓他做這麼多的事,確實有些不合適。”萬曆說道。

  張居正聽出了萬曆話的意思,於是表態:“陛下,此事臣會考量,會擇一能臣幹吏,前往宣府,督促此事。”

  萬曆等的就是這一句話。

  說到這裡,萬曆忽然一個轉折:“兵事可不是小事,應該一絲不苟,今天講讀時,朕看到了巡按御史孫智鶴的奏疏,他說海瑞是個能力出眾的官員。朕之前也詳細的瞭解過,覺得此人確實不錯,不知道張先生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