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162章 王校長,你要彈劾誰?

 康熙十年十二月。 

 在肇慶府城西門景星門外的西大營旁邊,精武學堂的操場上,又一次想起了雄壯的歌聲:“起來,勿為窮苦之賤民!起來,勿為待宰之羔羊!滿腔之熱血已然沸騰,吾等應為天下大同而爭之.” 

 三百名精武學堂的外門弟子,一百五十名精武學堂的內門弟子(包括一十八名真傳),在精武學堂的操場上列出了一個整齊的營方陣,每個人都站得筆直,還穿著王忠孝為他們設計的“士官服”——就是一件藍色的圓領開叉長袍,腰裡還纏著寬大的腰帶,袍子的袖口也不是馬蹄袖,而是乾淨利落的窄袖。他們人人都蹬著一雙千層底兒的老布鞋,小腿上還用繃帶一層層扎束著,打了一個綁腿。 

 這些精武門的弟子好像都有些日子沒剃過頭了,原本該是光溜溜的禿腦袋上,都長出了一層板寸,後腦勺那根辮子也都已經剪掉了留著短髮,穿著藍色長衫,還高唱《國際歌》! 

 就衝這個場景,這反.也不可能造砸了! 

 王忠孝現在也和底下的精武門弟子們一個打扮,只是沒有留板寸,而是剃了個大光頭——就是光頭,也沒辮子! 

 他現在都是精武學堂的王校長了,自然得剃光了腦袋當“王光頭”了,這“光頭”的髮型和校長的身份才配嘛! 

 當然了,假辮子還是要準備一根的,畢竟他和王輔臣爺倆還沒正式打出反旗。 

 之所以還沒打出反旗,一來是因為造反團隊的建設還沒有最後完成——精武堂這邊,門徒加老師(老師大多是北京精武堂的學徒和教頭,全都參加過小站練兵)有五百餘個骨幹,雖然這些徒弟都是有底子的,不是來自王輔臣的軍中,就是肇慶、廣府的大族子弟。 

 但是他們的底子只在個人勇武,帶兵打仗可不是靠個人的蠻勇就能成事的。這裡頭的學問可大了! 

 而精武堂的門徒都是當成基層軍官來培養的,根據王忠孝的設想,他們至少要知道一個排的兵應該怎麼帶?還要知道應該怎麼管好下面的棚長,怎麼帶著這個排在一個隊當中進行戰鬥? 

 另外,王輔臣所辦的綠營新軍的編制和老派的綠營編制還不大一樣。所以即便是從小在軍中長大的“綠營二代”也得重新學習,才能帶得了綠營新軍的兵。 

 老派的綠營編制很亂,沒有標準化,而且基本作戰單位規模偏小,通常就是幾百人的一個營。而且每個營的人數都不同,差得還挺多!訓練水平更是參差不齊,裝備也不一樣。這種編制方法根本不是立足於打仗,而是為了防止他們造反 

 而王輔臣的綠營新軍一開始就是立足於打的!所以就依著王忠孝的建議,採用了“大編制”和“標準化的編制”的方法。 

 所謂大編制,就將“協”和“標”都設置為基本作戰單位,平時就可以以“協”和“標”為單位進行各種訓練和演習,戰時就能把一整個協的軍隊直接拉上戰場。 

 因為一整個協下面的各標各營互相之間非常熟悉,又經常在一起訓練,配合起來當然要比臨時拼湊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綠營部隊強多了。 

 至於編制標準化,則是在鎮以下設立協、標、營、隊、排、棚等六級作戰指揮單位,並且將它們的編制方式標準化。 

 這樣各級大編制內的小編制就容易互相調換,軍官也能在不同的部隊中輪換,而且培養起來也比較容易。 

 但再怎麼容易,沒有幾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哪怕是從小在軍中耳聞目染的綠營二代,也很難帶好一排新軍。而且,精武堂的學員並不都是帶步軍的,而是分了步、騎、炮、工、輜五個科。其中騎、炮、工、輜四科都是“內門班”,步科也有一個是“內門班”。 

 最後還有一點也挺關鍵的,王忠孝這個校長是十一月上任,到現在才一個多月.和底下的“精武堂二期”(北京的精武門弟子算一期)的學生還沒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情誼呢! 

 所以王大校長還得和大傢伙好好處處.至少得和每一個學生都單獨交談上幾回,然後每人打賞個一二十兩零花錢增加一下好感,總得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校長有多關心他們,跟著校長以後一定大有前途吧? 

 等這一批學生都籠絡好了,都畢業分配進了隊伍,王忠孝才能真正控制一部分(也許是大部分)王家軍. 

 與此同時,維新學堂那邊還有三百多個“候補師爺”(其中也有十八個真傳),這段時間也在加班加點學習呢! 

 為了趕時間,王忠孝還給這些“候補師爺”分了刑名和錢穀兩科再有兩三個月,差不多也能上崗了。到時候他們將會以總督衙門“六科房外派師爺”的名義去各縣和粵海關上任。 

 另外,各縣的三班班頭和粵海關的緝私班頭,則會有精武學堂派出的外門子弟擔任——這些班頭的編制也會掛在總督衙門的標兵體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