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284章 這天下,依靠誰?

 “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舜水先生,三好兄,復甫兄,在座諸君,你們覺得,這朱三太子是何等樣人?他逃得對不對?這天下,又應該依靠誰?” 

 斯時斯刻,月明星稀,寒風呼嘯,金陵外城,莫愁湖畔,英王府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回到南京,人稱莫愁先生的李中山,一身儒袍,踞坐席上。問出的卻是這麼一番話。 

 朱三太子“北狩”的事兒,當然瞞不過這位莫愁先生了——那個保著朱慈炯跑路的劉碩川可是莫愁先生親手“綁”入復明事業的,而朱三太子的寵妃楊紫雲則是楊小環同父異母的妹妹。這位未來的大明垂拱之君的一舉一動,莫愁先生當然是一清二楚的。 

 至於耿精忠造反的事兒,他猜也能猜到。 

 現在吳三桂已經當了大周天子,不再尊奉朱三太子為主上。大清國又發生了內亂無論是康熙、福全還是順治,估計都已經斷了一統天下的念想,能維持個三分天下就不錯了。而大明這邊,因為有個被困在安慶、九江、南昌等處的大清江西大營還憑藉著安慶和九江的險要地形在頑抗,所以李輔臣、李中孝的力量暫時被牽制,南京這邊看著就比較虛。 

 與此同時,耿精忠又招降了嶽樂、李之芳、範承謨等清臣,再加上福建到南京的道路被打通後從福州開來的原任福建巡撫,現任的福建觀察使劉秉政率領的軍隊也開到了南京。這使得耿精忠的實力一下就膨脹了好幾倍,他在南京的軍隊已經增加到了好幾萬。 

 至少從紙面上看,耿精忠在南京的實力已經遠遠壓倒了三大中堂。而且北王劉進忠又是耿精忠的舊部,現在雖然封了個王,但依舊以耿精忠的故舊自居。他的王妃尚淑英更是耿精忠的心腹尚之信的妹子,所以對耿精忠而言,劉進忠毫無疑問也是他的人。 

 這麼一算.現在無疑就是耿精忠造反的最佳時機了! 

 所以莫愁先生李中山掐指一算就知道了! 

 不過朱三太子在獲悉耿精忠即將造反的消息後,他的反應卻是讓李中山稍稍有點意外.他本來認為這位明獻帝還有可能登高一呼,畢竟南京城內還有十幾萬半武裝的國人、國士。可沒想到,這位崇禎皇帝的兒子居然很乾脆的來了一個坐船北狩,讓劉碩川為他準備了一條快船,好讓他在耿精忠發難之前悄悄溜出南京。 

 這個機靈勁兒也真沒誰了!這是個天才啊! 

 而得到劉碩川派人送來的“定王北狩”的消息後,李中山也不急著去追未來的大明皇上,而是召集了正在他的莫愁湖王府中做客的大儒和留守應天的盧三好盧中堂,還有和他一樣悄悄潛回南京的陳永華,一起來討論這事兒.得討論一下這個君王死社稷好呢,還是君王萬里遁好呢? 

 李中山問出這句話後,在座諸人,則都是一副平靜而且淡然的表情.人家本來就是傀儡嘛!你還能指望一傀儡搞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嗎?他都不知道南京城內的練軍和民軍數量多少,戰力幾何,到底聽誰的話? 

 他啥都不知道,不跑更待何時? 

 當然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跑不了他想北狩就北狩?怎麼可能?他這個獻帝下面都是比耿精忠還要壞的大明忠臣啊! 

 一個個都“壞忠、壞忠”的,能讓他跑了? 

 黃宗羲看看左右,他和李中山的共同語言最多,兩個人一老一小,都不是好人,所以特別談得來。這次南京事變的指導方針,就是他和李中山在安慶城外商量決定的。所以此刻他得先開口,引導其他“壞忠臣”的思想,當下就看著李中山笑道:“三太子,廟堂之上的泥塑木偶而已。生來就有享受富貴的福分,卻又歷經艱險,早就看開看淡了,還有什麼說的?文治武功談不上也不需要,勇氣膽略要來非但無用而且有害。他只管安享榮華即可,軍國大事,自有我等原臣處置如此而已!” 

 黃宗羲.老反賊了! 

 而且他反的還不是崇禎、弘光、順治或是康熙,而天下間所有的皇帝、國王、沙皇、凱撒、大公、蘇丹、埃米爾他的路線就是要虛君,要把世襲的君主架空,然後讓非世襲的賢臣良將來管理國家! 

 船山先生王夫之也是個老反賊,他在他所著的《黃書》(這書名也沒誰了)中提出了“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同時他還主張君主不應獨攬大權,而是應該分權於宰相、百官。雖然沒有黃宗羲那麼激進,但也是個理論家級別的反賊無疑! 

 到了他這個級別,聽完黃宗羲的發言,當然就明白那位莫愁先生和梨洲先生在搞什麼了? 

 那兩位壓根對“明君”、“聖君”絕了念想,就想把“虛君”的規矩立起來。從現在這個“後大明”的開國皇帝開始就搞虛君,以後世世代代都別想再做實了。 

 而要確保這個君他是虛的,那可就不能讓一個能耐太大或膽子太大的朱家子孫爬上那把交椅.所以他們多半是藉著耿精忠造反的事兒在考核朱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