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330章 三皇聯手,百萬大軍下江南!

 大周昭武四年,二月初一,大周南都武昌府。 

 一轉眼,這個吳三桂入主武昌已一個多月了! 

 這一個多月裡頭,吳三桂主要就忙活兩件事兒,一是將武昌府提拔到了大周南都的地位。所以大周國現在是西、南二都制了這個好像有點不大對稱啊?有西沒東,有南無北,分明是個四缺二的格局,就不知道缺了的那個都什麼時候能給補上了。 

 這個提拔武昌當南都可不是一道詔書就能搞定的得下許多道詔書。 

 一個是把長安朝廷的班子都搬到武昌府來辦公;二是成立西都留守司,同時還要封吳應麒為長安留守——吳三桂現在得在兩個親兒子和一個養兒子之間玩平衡術,還得把這三碗水端好了,不能端出個玄武門之變或是靖難之役,又不能讓吳應熊大權獨攬,還真是挺不容易的. 

 除了這事兒,吳三桂在武昌忙活的第二件大事兒,當然就是和李自成的黨羽纏鬥了。本來吳三桂以為他大軍一到,拿下漢口、漢陽、江夏,那個大明忠王府下轄的五府地盤一定是紛紛歸附。想當年吳三桂跟著大清兵打李自成的時候不就這樣?老李一跑路,哪兒哪兒都是投降派。 

 這回居然完全不一樣了! 

 吳三桂到了武昌府城後突然發現,好像只有江夏、漢陽、漢口、隨州,還有安陸府的首縣鍾祥以及德安府的首縣安陸等六座城在吳周大軍手中。而大明忠王府控制的武昌、漢陽、安陸、德安、黃州等五個府總共有幾十個縣,只有六個在吳三桂手裡,剩下的還在李自成、李來順手裡這情況有點奇怪啊! 

 而更加奇怪的是,忠王府下屬五府的知府,以及被吳三桂那些的六個縣的知縣居然沒有一個投降大周的,不是戰死就是跑路了。 

 這怎麼搞的?現在大明的臣子都不當貳臣三臣了嗎? 

 當年要剃髮易服當野蠻人,他們還一批批投降呢!現在怎麼就不降了呢? 

 難道他們全都是闖營二代?對李自成特別忠心?可是吳三桂手底下還有好多“闖一代”呢,他們該投降不照樣投降? 

 還有更加出乎吳三桂預料的事兒,就是目前名義上被他控制的武昌、漢陽、安陸、德安這四個府(黃州府的首縣黃岡還沒拿下),現在也都變成了馬蜂窩,在大明忠王府派出的地方官的領導下武裝反抗吳三桂這個周天子的統治。吳三桂派出去招撫的官員全被他們殺了.這可把吳三桂氣壞了! 

 他吳三桂是要一統天下的男人,現在派人招安李自成的殘黨,那麼給面子,他們不僅不投降,居然還把人殺了! 

 於是吳三桂馬上命令底下剛剛開張的各府派出小股“還鄉團”去攻打,結果完全不是對手,被殺得丟盔卸甲跑回來。 

 吳三桂又給氣了個好歹一怒之下就要殺幾個“還鄉團”的頭頭以正軍法。還是方光琛苦勸才沒殺了。然後吳三桂又派劉玄初下去查。 

 一查才知道,還真是冤枉那些人,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敵人實在太多了! 

 原來而殺敗那些還鄉團的也不是李自成的老營兵,而是那些在鄉的湖北籍府兵和依據《天朝田畝制度》分到土地的貧苦農戶家的壯丁合在在一起組成的民壯! 

 也就是說,吳三桂突然發現自己在和大明忠王府治下的民眾作戰! 

 民眾數量多大啊,千千萬萬的! 

 而且那些民眾的組織、裝備、訓練都很不錯,還有許多堅固的城堡可以依託。 

 另外,幕埠山、大洪山、桐柏山的大山裡面好像還有可以指揮和支援這些民壯地方武裝的“行忠王府”、“行武昌府”、“行安陸府”、“行德安府”的存在也就是說,李自成雖然被趕到山裡去了,但是他的政權依舊統治這德安、安陸、武昌三個府的大部分地區! 

 只有漢陽的情況稍有不同,那裡沒有大山可供大明忠王府的派出的“行府”人員躲藏,所以他們就躲進了那個洪湖水浪打浪的洪湖 

 聽完劉玄初的報告,吳三桂馬上就意識到大明忠王府早就在精心準備一場抗拒大周天兵的戰爭了! 

 早知如此,當時就不該讓李輔臣“解鬥”成功。 

 這個李輔臣只真不是個東西啊! 

 生了半天的悶氣之後,吳三桂還是穩定了情緒,並且開始調整部署,派兵先牢牢控制住江夏、漢陽、漢口、隨州、鍾祥、安陸等大城市。同時,再控制長江、漢水沿岸的炮臺、烽火臺,為自家的大軍保持兩條順暢的水上交通線。 

 只要後勤運輸能穩住,不至於影響吳三桂的大軍向長江中下游進軍,把他們暫時丟一邊問題也不大 

 而就在吳三桂琢磨著接下去要怎麼取九江,佔安全,下太平,直取南京城的時候,武昌這邊就來了三波互相見面的時候可能會有點尷尬的賀使。 

 這三波賀使分別是大清朝的保和殿大學士杜立德,大靖朝的七星閣大學士瑪祜,還有大清朝的候補江西巡撫朗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