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367章 跨國公司,流浪皇帝

 “大將軍,這個一百萬兩的本金怎麼出?這個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號又該設在哪裡?這個公司誰說了算?” 

 提出這一連串問題的是如今在明、周、清三國都吃得開的吳國貴。在大明,他是西王,還是大將軍的岳父。在大周,他是皇帝吳世璠吳阿斗的三叔,“賽諸葛”吳丞相的三弟。在大清,他還是康熙皇帝吳玄燁的吳皇叔!似乎主持蒙古東印度公司的人選非他莫屬了。 

 李中山心裡早有主張了,他笑著道:“咱們這個蒙古東印度公司是效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各種辦法和章程直接就拿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來用就是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份一開始是由荷蘭國內的權貴富商認購的,現在則是股東遍及歐陸,已經成為一個跨越國家邊界的公司了。所以咱們的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百萬股本,就由咱們三國的權貴帶頭拿出來吧這不困難吧?” 

 這當然不困難了! 

 雖然現在的大明債臺高築,大周入不敷出,大清窮得底兒掉。但是三國權貴都是有錢的!一百萬兩一分三,每家也就三十三幾千兩。 

 這不算什麼大錢! 

 而且三國權貴都是願意投錢的。在吳周、大清兩邊的人看來,無論是效法漢唐開西域商路,還是效法蒙古人去西方打劫.這都是穩賺不賠的! 

 而在李中山看來,西域、中亞那邊就是個通道,只要能把觸角伸進印度.那就不可能賠了!哪怕就是真的賠了,他也認賠。 

 因為進入印度可以獲得的戰略利益,不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兩白銀的支出可以相提並論的。 

 畢竟大明的海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沒有辦法和西方國家的海軍相比。想要讓大明的海上力量進入印度洋,就只有先從陸地上取得突破。然後以莫臥兒帝國“老朋友”的名義,受奧朗則布大帝的邀請而從海上進入——現在稱霸印度洋的西方殖民者應該還沒有同時向大明、大蒙古和印度莫臥兒這三大陸上強權發出挑戰的膽量。 

 而自古以來進入印度的陸上通道,好像只有走阿富汗過開伯爾山口。可大明的陸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似乎也沒有掌控中亞,挺進阿富汗,再南下印度的可能。倒不是明軍的戰鬥力不行,而是明軍沒辦法解決後勤運輸和蒙兀兒地區的治理大明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打出大蒙古或是察合臺汗國的旗號吧?即便李中山罔顧事實,指明為元了,可是他也很難駕馭蒙古遊牧部落參與西征。 

 而走西域、中亞、阿富汗這一路,對於擁有一定遊牧屬性,可以借殼大蒙古國和察合臺汗國的大清、吳周來說,就不那麼困難了。 

 所以投資吳周、大清的西征,倒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哪怕這筆投資最後全虧了,只要能拿到進入印度洋的入場券,就是值得的。 

 看到吳國貴、常寧、明珠、汪士榮、方英都沒有表示異議,李中山就接著往下說:“一百萬兩的股本可以拆分成一千股,一千兩一股.大明這邊認購三百三十四股,大周認購三百三十三股,大清也認購三百三十三股,加一塊兒正好一千股。” 

 “這倒不錯,這一拆分,大家只要湊一湊就有了。” 

 “一股才一千兩而已,還是挺容易湊出來的。” 

 “我看這樣挺好,就這麼辦了!” 

 見大傢伙都沒有異議,李中山又道:“至於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號,可以擺在許州境內。許州位於明、清、週三國交界之處,境內地勢平坦,交通方便,但也算不上什麼兵家必爭之地,正好可以取一塊土地修建一座溝通三國的商市,交給蒙古東印度公司主持,作為公司總號所在。” 

 目前許州在大清控制之下,不過許州的東面是大明控制的陳州和開封府的鄢陵縣,許州的西、南兩面是大周控制的汝州、南陽、汝寧。而且許州境內無險可守,駐守許州的軍閥祖良璧也沒什麼強兵,周圍勢力誰他也惹不起。把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號擺在那裡,倒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有這麼一個商市在那裡,明、周、清三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就方便了許多。 

 “行!”常寧馬上點了頭,“這事兒可以答應汪侍郎,方主簿,你們要是沒有異議,那就這麼定了。” 

 汪士榮和方英都回頭看了眼吳國貴,看到吳國貴輕輕點頭,他們倆也都答應了。 

 李中山又道:“這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治理是由設在荷蘭本土的十七人評議會負總責,再由下頭各級分部的評議會各管一攤,並且向十七人評議會負責。咱們這個蒙古東印度公司也可以這麼來,由股東們推舉十八人評議會.明、周、清各推六人,常駐總號,討論大政方針。然後再根據需要,設立西域評議會、欽察評議會、河中評議會和印度評議會。各評議會都是十八人組成,成員也都是由三方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