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371章 那拉氏,恭親王,八大臣和天可汗西征!

 天高高,野茫茫,風吹草低見康熙。 

 又到了塞北漠南草原最肥美的夏季了,大清國的康熙帝又一次搖身一變,成了大蒙古的康熙汗,帶領著他的百官和後宮,在最精銳的八旗馬隊的護衛下,行進在茫茫無邊的壩上草原之上。一望無際的馬隊、駝隊和馬車,在綠色的草原上排出幾個齊頭並進的四色長隊,猶如四條張牙舞爪的游龍,在宛如綠色大海一般的草原上游動著前進。 

 康熙汗本人則穿著藍色的行褂,騎著一匹不算高大,但是非常健壯的蒙古馬,行進在一隊相當龐大的車馬後頭。一輛輛馬拉大車,上面的貨物捆得滿滿當當的。插著正黃、鑲黃、正白三色的三角小旗,旗上都有個“內”字。每輛大車上面,除了車伕,還有一個精壯的火槍兵,一杆內務府造辦處出品的燧發槍背在肩膀上,挺胸凸肚地四下打量。車隊兩側,則是揹著火槍,挎著腰刀,一人雙馬,副馬上馱著大包行禮和長矛的八旗火槍騎兵,看起來相當精悍,是足以對抗羅剎哥薩克騎兵的存在! 

 實際上,在康熙帝親政掌權之前,滿清朝廷的火器製造業就很有實力!和後世人們以為的大清天兵就是拿著大刀長矛送死的形象完全不一樣,清初的清軍就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其中的綠營兵裡頭大約有三成四成的士兵裝備了火繩槍。而“弓馬取天下”的八旗兵則有半數配備了火槍!考慮到八旗兵當中的騎兵比例,這個五成火槍率實在不亞於任何一個歐洲列強了。 

 而且清朝的常備軍規模也不是任何一個同時期的歐洲列強可以相比的,大清朝有幾十萬常備軍,按照四成的火槍裝備比例,那就是三十多萬條槍.都是手搓的! 

 當然了,清初時候清軍的火槍主要是火繩槍,燧發槍的數量很少,線膛槍極少了——也不是沒有!後世的軍事博物館裡就有康熙朝火繩線膛槍的實物。 

 不過這也不是因為清朝的統治者歧視燧發槍,也不是清朝的工匠不會製造燧發槍,而是因為清朝崛起的時候,全世界都還在用火繩槍。燧發槍在歐洲的完全普及,得等到18世紀初。而且任何一種先進武器,都是在戰爭環境下才得以大量裝備的。如果沒有已經發生或很有可能會發生的戰爭來推動,誰會一門心思把海量的財力、物力投在殺人工具上?把錢用在驕奢yin逸上多好? 

 雖然歷史上的三藩起義鬧得也挺歡快,但是由於吳三桂的主力止步於長江南岸,所以並沒有真正讓大清國面臨生死考驗,而且吳三桂的武器還不如大清先進。所以對改進火槍、火炮相當熱心的康熙,也就沒有用力去點“燧發槍”這個科技樹。 

 另外,康熙在火炮科技樹上貌似還點錯了,沒有大力發展常規的野戰加農炮,而是重點發展了攻城重炮、沖天炮和野戰用的子母炮——根據留存到後世的實物,這些火炮的製作工藝都顯得精湛,和道光年間拿來轟英吉利人的大炮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只不過發展路線實在有點歪. 

 但現在,時代變了! 

 康熙帝不拼命努力升級火器技術不行了,而且還有了現成的作業可以抄。所以康熙馬上就抄了燧發槍、青銅野炮和“半圓空腔彈”。 

 其中又以“半圓空腔彈”對清軍火力的提升最為明顯!所謂的半圓空腔彈,就是那種類似於米尼彈,可以有效提高滑膛槍氣密性的子彈,歷史上隨著米尼彈出現後也很快出現,由比利時人發明,被稱為奈斯勒彈。而在李中山那邊,這種子彈則是由負責軍工生產的戴梓和佛山生產定裝木塞彈(米尼彈)的工匠們鼓搗出來的“偷工減料版”。因為生產簡便,又能將滑膛槍的有效射程提升一倍,所以很快得到普及。 

 而吳周軍和清軍(主要是江西的傑書部)在同明軍的作戰時,也繳獲了不少定裝半圓空腔彈,試用之後很快就發現了這種子彈的神奇。 

 於是吳周軍和清軍,現在也都開始照葫蘆畫瓢了! 

 當然了,這種子彈可以帶給他們的軍事優勢也是非常短暫的。畢竟太容易抄了,屬於看一眼就會的玩意兒。而且大明那邊已經把這種子彈搞成制式彈藥了,所以西方人應該會很快得到並且仿製。到時候羅剎國也有可能會大量裝備.所以康熙才會急於推動西征。 

 他必須在羅剎國換裝之前,利用“半圓空腔彈”帶來的火力優勢,完成一輪向西拓展.這樣,將來即便中原失守,他也能立刻遼闊的蒙兀兒地區和大明繼續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