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 作品

第402章 開幹,造船,準備戰鬥!

 南京大將軍府的議事大堂內,都是穿著大襟、斜領、寬袖的各色麒麟袍,頭戴烏紗的武官。這些武官的臉大多黑黑的,一看就知道經常給扔在太陽底下暴曬,似乎也不知道什麼從容揖讓,說話的時候嗓門一個賽過一個,用一口閩南口音的官話在那裡大聲武氣的交談。 

 聽這些人的口音,再看他們那張常年跑海曬出來的包青天似的黑臉,就知道這些人全都是鄭翼王家控制的南洋貿易公司的骨幹——這些骨幹都擁有大明海軍的官銜,而且還不低,最小也是個參將銜,大部分都是副將、總兵。 

 不過他們現在都處於“停俸留銜”的狀態當中,給他們發俸祿的是鄭經的南洋貿易公司,而他們為之服務和效忠的也是南洋貿易公司。 

 這種讓一所“商業公司”擁有僱傭軍,甚至海軍,還授予該公司無法無天的特權的做法,在後世上比較罕見的當然,也不是沒有。但是在17世紀,則是各個有志開展海外零元購事業的國家經常採用的辦法。 

 畢竟殖民有風險,出海須謹慎! 

 而且殖民地往往遠離本土,管理起來非常困難,往往又要授予殖民地總督便宜行事的重權。可是給出這樣的重權之後,要如何監管,以免擁有絕對權力的殖民地總督急劇腐化或滋生出過分的野心,又是一個讓所有擁有殖民地的國家領袖頭疼的問題。 

 為了將殖民的經營風險和管理困難都轉嫁出去,那些新興的,沒有撈到富得流油的金銀產地,也沒能吃到第一口特別滋潤的東西方貿易的壟斷之利的後發殖民國家,就只能搞出這些既能轉移風險,又能推卸責任的殖民公司了。 

 而李中山當然也知道殖民地的“經營之難”了! 

 幾乎所有的由西方帝國主義開闢的殖民地,都存在損公肥私的問題,其中許多殖民地還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甚至虧得血本無歸! 

 譬如英國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辦殖民地最後辦出個“爹地”來,也真是沒誰了! 

 所以他在拿到大明東南半壁之後,對於殖民擴張這事兒,表現得並不十分積極,也不願意將大明朝廷有限的財力、軍力往殖民開拓的無底洞裡面投。不過他還是願意鼓勵私人或者說是權貴把他們自己的資源投到殖民搶地盤的冒險事業中去。 

 而鄭家的南洋貿易公司,李南王、李忠王、李英王三家加上吳西王家、賈家還有蔡家(蔡毓榮)一起合股的粵海貿易公司,就是在李中山的大將軍府支持下開辦起來的。 

 在大將軍府的支持下,一批原本的大明陸軍、水師(海軍)軍官,都在保留軍籍、軍銜的情況下,加入了這兩家所謂的“貿易公司”。 

 而這兩家貿易公司擁有的軍隊,也處於大將軍府和公司的雙重管理之下! 

 所以李大將軍一聲令下,南洋貿易公司的骨幹,就全都集中到了南京城內的大將軍府。 

 這會兒大家已經到了大將軍府的議事大廳,李中山、鄭經、陳永華、盧三好這幾個大頭頭還沒有出現,而這些南洋貿易公司的高級武夫又已經得知了李大將軍、鄭翼王召他們來開會的目的——出了大事兒了!西班牙、荷蘭這兩個強盜國家居然因為大明拿下了阿卡普爾科港和民丹島這點兒屁事,搞出了一個什麼十一國大同盟,要來找大明的麻煩,甚至有可能出動海軍來南洋和大明沿海殺人放火.出了這種大事,能不讓這些貿易公司的高級武夫們的嗓門兒越來越大麼? 

 “.這事兒真的不太行啊!我們最多隻能造排水量1000噸風帆炮艦,聽著好大,但是根據西洋那邊的劃分,頂多只能算四級炮艦,只能安裝50門大炮。而這種萬石風帆炮艦現在也只造了一條,根本沒造順手,只能算學著開造!” 

 “就是啊,根據海軍學堂的英吉利教授說,在英吉利國那邊的1637年.大約是崇禎十年吧,他們就已經造了排水量1700噸的“海霸王”號(海上君王號),這個相當於咱們這邊小兩萬石了吧?而且炮也多,可以裝到100門以上了!” 

 “這可是40多年前的船了,現在還不定發展到什麼模樣呢?沒準都能造排水量3000噸,裝150門大炮的船了!” 

 “其實船的差距還不是最大的就算西洋人能造2000噸、3000噸的大船,咱們只能造1000噸的小船,但咱們可以多造幾條啊!大不可3條,甚至5條1000噸的船打他們1條2000噸的船!這還是能克服的,真正克服不了的是咱們沒有那麼多能操軟帆船的水手,也沒有多少能跑遠洋的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