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火了





以往她不覺得這有什麼,誰家嫁女兒不是這樣,彩禮全要,嫁妝不給,她爸媽又出被子又買衣服,對她算大方了。




只是他們的大方跟蘇婷家裡比起來,似乎差了不少。




有蘇婷那句心疼在前,她哪好意思說出手錶的去處,猶猶豫豫道:“手錶、手錶……誒我想起來家裡煤爐上還燒著水,我得趕緊回去看看。”馬不停蹄地溜了。




蘇婷:“呵呵。”




雖然這人討嫌,但那些話給蘇婷提了醒,之後再碰上人問起自行車和電風扇,不用人多開口,自己先把這番話重複一遍。




等她把這番話翻來覆去說上七八遍,基本全家屬院都知道了,耳邊徹底清靜了下來。




也有人在背後嘀咕,說賀東川人看著挺好,沒想到挺有心機。




雖然蘇家兩老放了話,但人是會變的,說親時敞亮,真到結婚時變卦的不在少數。他大件只賣一樣,剩下兩樣準備的全是榕市才能用的票,不明擺著讓他們遵守諾言,別打彩禮大件的主意嘛。




就是不知道他給的彩禮有多少,讓沒讓蘇婷全帶回來,要是都帶回來了,等於不花錢白娶一個媳婦啊。




因為是說人不好,這些人只敢在背後議論,沒人到蘇婷或者賀東川面前說。




但人嘛,說嗨了言語中難免帶出些許意思,慢慢的,蘇婷還是聽到了些閒言碎語。




說實話她有點無語,這些說閒話的人想到了男人,想到了爹媽,怎麼沒想到女人也是人,也需要錢生活?




彩禮錢該給嗎?她認為該給。




該留給父母嗎?她認為不應該。




不過這些話她也就在心裡想想,畢竟過了時間,而且他們也沒到她面前嘀咕,上趕著給人做思想工作,別人不說,她都會覺得自己有病。




話說回來,推著自行車回到家後,蘇婷和賀東川沒急著去弄大件,而是拆開買回來的《連環畫報》翻閱起來。




而賀焱更關注電風扇,因為去百貨大樓前媽媽就跟他說了,這臺電風扇要擺在他房間裡,給他吹。




為此他媽媽還跟他約法章,讓他答應睡覺不碰插頭,半夜不調風力檔位,更不許把手伸進去,如果他不答應,就不給買電風扇。




賀焱心想,手插到插頭裡會被電死,伸進電扇罩子裡會被割斷,都聽爸爸媽媽說過好多遍了,他又不傻,當然不會幹這種事。




調風力檔位倒是沒事,但他媽媽說了,約法章,一個都不能少,要答應就一起答應,不答應就都不答應。




這事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他就一起答應了。




賀焱眼睛放光地看著被放在地上的紙箱,這是他的電風扇啊!




他扭過頭,想讓爸爸幫他打開紙箱,他要無距離撫摸他的電風扇啦!只是當他轉過頭,就看到爸爸媽媽圍坐在飯桌前,一人拿了本書看著。




賀焱走過去,伸手戳了戳老爸的側腰——個頭矮,戳這裡方便,而且很管用,幾乎他的手一戳過去,他爸就側過頭問:“幹什麼?”




“爸爸你們在看什麼啊?”賀焱問。




賀東川從桌上拿起一本沒開封的畫報,遞過去說:“你自己看。”




賀焱哦了聲,接過畫報邊念“連環畫報”,邊翻開第一頁,讀道:“出桃、桃……”他認識的字有限,不認識源字,“爸爸,出桃什麼村啊?”




“出桃源村。”




“哦。”賀焱低下頭,翻開封面繼續看。




沒錯,出版社將蘇婷的故事放在了第一,而且這年代的《連環畫報》和後世常見的雜誌不一樣,它非常省紙,基本封面翻過去就是第一個故事,目錄則被放到了封底內頁。




所以賀焱一打開,就看到了蘇婷畫的內容,並閱讀起來。




不過因為好些字不認識,他讀的有點磕磕絆絆,時不時要出聲詢問老爸。




聽著父子倆的交談聲,蘇婷抬起頭,看到他們個一人一本《連環畫報》,腦海裡突然冒出個念頭。




其實,賀東川還是挺有先見之明的,一次買四本,真不多。




又忍不住發散思維,新一期連環畫報面市已有一週,不知道有沒有在全國各大書店鋪開銷售,以及,她畫的故事,大家喜歡嗎?




……




賀家口圍著看《連環畫報》時,身處滬市的鄭雲拿著買到的畫報剛回到家。




鄭雲今年二十二歲,是紡織廠的一名女工,暫時未婚。




雖然法定婚齡是十八歲,但國家提倡晚婚晚育,廠裡領導也經常給職工做思想工作。因此,紡織廠裡像她這樣二十多歲還未婚的女孩子不少。




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家裡不著急,結婚是人生大事,一次看對眼是少數,更何況相中後還要相處,定親到結婚中間也要緩幾個月。




二十二歲,不小了。




這半年,鄭雲她媽沒少為她的婚姻大事著急上火,但她本人還好。




事實上,她並不覺得結婚有什麼好的。




現在她下班回到家,做完家務洗完澡就都是自己的時間,想睡覺睡覺,想看連環畫就能看連環畫。




週日還能跟朋友同事約著去逛逛,碰上新出的畫報,想買幾本就能買幾本,反正除了每月上交的生活費,剩下的錢她想怎麼花她媽都不管。




嗯,偶爾連環畫買多了,也會被她媽唸叨幾句,但整體比較自由。




結婚就不一樣了,她那些已婚同事,不但上班忙碌不停,下班回到家還得忙著丈夫孩子轉,完了每月發下來的工資,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她看著都覺得可怕。




讓她在逍遙幾年吧,鄭雲想著,翻開買回來的《連環畫報》。




“出桃源村。”




這名字有點普通,也看不出是個什麼故事。




以上是鄭雲剛翻開畫報時的想法,等看到李茂昌昏迷醒來,從叫青青的,穿著建國前常見襖裙的姑娘口中得知,這裡是桃花村時,她隱隱想到,或許這名字才是恰好點題。




鄭雲繼續往下看,後續發展印證了她的猜想。




當男主李茂昌走出房間,就看到外面阡陌縱橫,路邊玩耍的稚童,嫋嫋升起的炊煙,還有不知何處傳來的雞鳴狗叫……匯成一幅名為《世外桃源》的畫卷。




只是《桃花源記》雖然經典,但流傳甚廣,像她這樣上過初高中的應該都知道。




如果作者是和出版社合作,將原故事畫出來也就算了,但這樣改個名字,換個背景就當做是自己的東西,是不是不太合適?




不過鄭雲轉念一想,《連環畫報》是目前發行量最大的畫報,出版方應該不至於自毀長城,更何況……一顆榴蓮?




一看這奇怪的名字,鄭雲就知道這是個新人。




倒不是她嫌棄這名字,而是她博覽眾畫報,連環畫也看了不少,房間靠牆的書架,是她專門買來放連環畫的。




用她媽的話來說,小人書攤的連環畫都沒她多。




這麼特別的作者名,如果她見過,肯定不會忘記,既然沒印象,那可肯定是新人。




出版社會為了新人破壞規矩嗎?




鄭雲覺得不會,於是她繼續看了下去。




在看過外面的景象,並得知青青從小生活在這裡,沒出去過後,李茂昌也終於見到了這個家庭的男主人,也就是青青的父親。




對方的穿著也很復古,是建國前常見的長襖,洗得發白的藍色襖子上打著大大小小的補丁,可以看出這個家庭並不富裕。




李茂昌打量對方時,青青父親也在打量他。




良久,青青父親問:“外面現在還打仗嗎?”




李茂昌愣住,問:“您在外面生活過?”




青青父親說當然,但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當時他還只是個孩子,一家人被沉重的稅收壓得喘不過氣。




他還記得從外面搬到桃花村時剛過秋收,那其實是個好年景,水田裡的稻穗長得又高又壯,卻被飽滿的穀子壓得直不起來腰。




每天晚上睡覺,他都能聽到父母在商量,等割了稻子,交了租子,要給家裡添什麼東西,廚房碗破得不能鋦了,老大腳上的鞋爛得不能穿了……往日說起來覺得愁苦的事,此時想起來卻讓他們心裡充滿希望。




只是秋收還沒完,頭上壓著的人就變了。




之前的軍閥被打跑,新來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位置沒坐穩就說要加稅,命令一層層下來,稅賦一層層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