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7章 007 月考

 孫夫子將學童按年齡與學習進度大致進行分配,一共出了三份考題,待得拿到考卷,柳賀才發現,月考內容與孫夫子平日的考教大不相同,平日考教,孫夫子只要求學童們背熟文章,不求甚解,可這份考題上,除了有貼經外,還有墨義,最後一題甚至考了一道四書時文題。

 這顯然有些超綱了。

 柳賀被分到了大齡組,與杜景為等十餘位學童一組,而紀文選則在中間年齡的一組,可這樣的分組也叫他抱怨連連:“前次月考,夫子還考我《幼學瓊林》與《千字文》,今日竟要考《論語》,可叫我如何是好?”

 柳賀不由吐槽,那只是因為你小抄做少了吧。

 孫夫子對紀文選的抱怨置若罔聞,只問他:“你是何時入的學?”

 “嘉靖三十六年春。”

 “今是何年?”

 紀文選可以說是通濟社學的大齡學童了,比他年歲大些的要麼下場應試了,要麼離開社學謀一份生計,要麼就如杜景為這般循序漸進地學,但也進入學堂的快班了,可紀文選是一年復一年,與他考教同一內容的都是初入社學不久的學童,他自己卻沒有一點上進的心思。

 柳賀不管紀文選的遭遇,也不知對方提前備好的小抄是否能發揮作用,他用鎮紙將試卷壓好,先看題,貼經題對他來說並無難度,孫夫子還是比較仁慈的,考的就是柳賀此前已經學過的《論語》中的一篇。

 貼經題就是現代的填空題,考卷上空出一部分供考生作答。

 柳賀蘸了墨,提筆而寫,抄書的好處到這裡就體現出來了,不僅可以練字,更可以練他內心所想與筆的契合度,此刻時間足夠,柳賀卻沒有在稿紙上浪費時間,而是提筆就寫,對他來說,四書章句的默寫已經毫無問題。

 接下來是幾道墨義題,墨義的意思其實就是語句翻譯,孫夫子的墨義題考教同樣不難,首道題出自《幼學瓊林》,為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這句話字面上都很好理解。

 第二題出自《論語》,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一句。

 墨義題稍難的則是選自《孟子》的一句,這一句並非後世那些令人耳熟能詳的名言,相反,選得還比較偏,至少對於目前的柳賀來說有些難度。

 不過他並不焦慮,停筆思索了片刻再寫。

 待得貼經和墨義題答完,柳賀舒了一口氣,開始對付最後的時文題。

 除了替景秀才抄的那本時文集外,柳賀暫時還未接觸到時文題,主要是他起步晚,社學這裡,考慮到眾學童的進度,孫夫子也未正式教授時文題,只在興致高時破一句題,可學童們大多也不能理解。

 但眾所周知,時文才是科舉考試的重中之重。

 通濟社學在鎮江府內屬於極偏僻的社學,若是在府城內,以及金壇、丹陽二縣,學童們多聘名師教授,或是入書院讀書,破題於他們而言只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