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120章 120 見聞

 第一百二十章

 丁氏族學倒是一如從前, 柳賀去時是上午,只聽學堂內傳來朗朗讀書聲,先生們依舊在辛勤授課, 柳賀以往看不到先生辛苦,自己當了日講官後才知曉, 一字一句都當謹慎為之。

 何況他當講官只教一個學生, 先生們卻年年為十數位弟子授課,加上每旬改的文章,辛苦程度遠勝自己數倍。

 族學中的風景依然與柳賀讀書時相當, 在當年的柳賀心目中, 書堂中的書似乎是讀不完的,然而今天再看, 書堂似乎也變狹窄了許多。

 “澤遠!”

 丁顯與丁琅第一時間和柳賀見了面:“城中都傳你這幾日要回來, 我們還想去你家看看, 你倒先跑到族學裡來了。”

 這是柳賀考中狀元后第一次返鄉, 師生之間自然有不少話要敘。

 丁顯與丁琅問了柳賀在京城的境況, 聽說他因得罪張居正而被髮配去治河,兩位先生雖覺得可惜,卻認為治河也能顯出柳賀的才幹來。

 兩位先生身體健康, 這一點讓柳賀很是高興。

 “自從教出了你, 我和華中兄身上的擔子就變輕了。”

 原先丁顯負責教剛入學的弟子, 任務自是繁重, 但自打柳賀連中三元的消息傳來,全鎮江城都知曉他是柳三元的先生,學童們自然爭著要他教授。

 但僅憑丁顯一人顯然教不了那麼多學童, 族學這邊便減輕了他的負擔, 只讓他培養那些有潛質考中童生的弟子。

 丁琅也是一樣的待遇。

 “可惜誠甫不在, 你二人若是一道過來,我二人就更滿足了。”

 “誠甫遠在陝西,你又回了南直,當真是不湊巧。”

 丁氏族學雖在鎮江府享有盛譽,然而創辦以來,自丁氏走出的進士並不十分多,柳賀與施允同一年入學,彼此扶持、相互激勵,最終一前一後登上黃榜。

 兩人的刻苦也激勵著在族學讀書的學童們。

 兩位先生對柳賀會試時的經歷很感興趣:“我與華中兄也在那考場中睡過,華中兄還分到了臭號旁邊。”

 丁琅苦笑道:“那年恰好貢院走水,我好好的文章寫得七零八落,真是時也命也。”

 “當年我也幻想過碑林提名的那一刻,可惜只是妄想。”

 聽柳賀細述著如何考試、如何等待放榜、如何金殿唱名的場景,他們彷彿也經歷了那一刻一般。

 再聽柳賀講述在翰林院中修史、輪值誥敕房、升日講官的經歷,丁顯與丁琅面上都是驚詫,他們雖未擔任過官職,卻也知曉天子日講官是何等的榮耀,即便是翰林官也難以就任。

 “好好好。”

 眼下柳賀雖得罪了首輔,可在兩位先生看來,柳賀從前不過是鄉間的小小學童罷了,卻因刻苦讀書而能陪伴天子身側,實現古往今來讀書人的夢想。

 這便是讀書的意義。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

 宋真宗這句名言高拱最是厭惡,因為他認為此句赤/裸裸地將讀書之事物質化了,然而科舉的本質就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帝王家賜予官位權財,讀書人奉獻平生所學。

 但大明朝讀書人向來清高,認為自身是與天子共治天下,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理想是很難實現的。

 “澤遠,若不介意的話,一道去見見你的師弟們。”

 兩位先生邀請,柳賀當然不會拒絕。

 丁氏族學並未因柳賀與施允考中進士而擴招,學童的數量仍與柳賀讀書時相當。

 堂上先生此時正在講授《中庸》中的篇章,見丁顯進來,他靜靜施了一禮,卻不知被丁顯領入內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