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126章 126 誇讚

 ……

 柳賀將書信交予吳桂芳後,吳桂芳也在與左右師爺商量此事。

 兩位師爺一人出身南昌新建,是吳桂芳的老鄉,另一人則出身紹興府,在大明朝,紹興師爺可謂赫赫有名,錢穀刑名無一不通,吳桂芳在嘉靖四十二年治理黃河時便聽這兩位師爺的建議,此次被張居正起用,他依舊帶上了兩位師爺。

 吳桂芳身邊的胖師爺並不贊同柳賀的想法:“柳澤遠所說看似有道理,但若不開新河,僅憑舊河,那水災不還是如往常一般?”

 “且柳澤遠提到,築堤之事不能依靠老法,便依他所說,這遙堤、縷堤、格堤與月堤的建造是否真如此有用,前人從未嘗試過,他又如何知有用?”

 “東翁。”瘦師爺道,“唐時已有詩云,廣水遙堤利物功,此遙堤前人已有嘗試,倒也並非這柳澤遠妄想出的。”

 “這柳澤遠既敢寫下這封治河疏,其中恐怕還是有幾分道理的。”瘦師爺看向吳桂芳,“學生在京中曾聽人言,說這柳澤遠作文章最是謹慎,在翰院中也是兢兢業業,不因自身連中三元而自驕。”

 “老夫也曾聽過。”吳桂芳道,“柳澤遠的同年鄧汝德是吾鄉後進,柳澤遠來揚州後,鄧汝德曾多次來信誇讚此人,稱柳澤遠為人踏實勤勉,是一個幹實事之人。”

 張居正這般說,同鄉鄧以贊也這般說,吳桂芳心中已經信了七八分。

 即便柳賀只能做到兩人所說的一半,在吳桂芳看來,他也是一位勤懇幹事的正人君子了。

 “東翁,學生看了河流圖,草灣新河開通後,形勢恐怕正如柳澤遠所說。”瘦師爺細細指著河流上柳賀疏中所指之處,“東翁請看,此處兩條河流是嘉靖年間所開挖,這兩河通了之後,淮水在淮安府便只走新河,而不走正德以前開通的舊河。”

 瘦師爺於水利上十分精通,而胖師爺雖與瘦師爺意見相左,但在瘦師爺點出問題後,他也在一旁不斷補充,而吳桂芳聘請的其他幕客也在治水一事上紛紛提出自己的對策。

 如吳桂芳這樣封疆大吏級別的幹臣,聘請的幕客往往不止一位,他漕運總督的官職雖不遜於巡撫、布政使等,但因漕運只管河漕的緣故,手底下得用的人才反倒不如巡撫等。

 對於同一事,兩位最受他倚重的師爺常常持相反意見,倒不是兩人刻意對著幹或者有私仇,而是這般做才能讓吳桂芳從多個角度吸納意見,進而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吳桂芳與幕客們商量了整整一日,他將柳賀寫的治水策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又一遍,再細枝末節的地方也被他注意到了。

 除了築何堤實踐不足之外,其餘如何沖刷黃河泥沙、如何正水位……柳賀都並非憑空捏造,俱在其後附了典籍依據,如《河防通議》、《至正河防記》,以及歷朝史書上所講的治河之策,連地方府志、縣誌中所涉的治河內容也被柳賀一一搜來。

 且柳賀被髮配治河才幾月而已,從他的策論看,他對江北水系的瞭解絲毫不遜於各府的河道官員,甚至比一部分官員更加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