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153章 153 府試

 第一百五十三章

 柳賀時隔半月收到了吳中行等人的來信, 信上說劉臺已經無事,柳賀一顆心總算放下了。

 柳賀於是又寫了一封信,感謝張居正高抬貴手, 他本以為, 按張居正的性子應當不會回他的信, 誰知張居正竟叫柳賀將《論商》一文中講為商的細節一一道來, 又要柳賀為他的清丈田畝事建言獻策,關於劉臺他隻字未提。

 張居正這般表現,便意味著他已不將劉臺之事放在心上。

 他雖然度量不算大,但小小一個七品官他還是能容下的。

 柳賀便將《論商》這篇文章擴寫了一遍, 詳述時,他用文字加數字加圖標的形式附註,這樣能夠看得更清晰一些。

 這篇有關商業的文章, 柳賀先行交到京城,清丈田畝的事他還需要細細思量一二。

 柳賀此時不禁有種回到了誥敕房的感覺, 他後來雖因得罪了張居正忙文書去了,但偶爾也要經手一二誥敕, 寫敕書就是一個重複寫重複被打回的過程,剛去的那一陣,柳賀雖為狀元,也難免被虐到懷疑人生。

 後來他發現,不止他一人如此,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內心才稍稍感覺到了一陣安慰。

 張居正冷待他的時候是絲毫不客氣的,給他活幹的時候也是絲毫不客氣的。

 柳賀一篇《論商》之所以能寫出, 全賴他這兩年在揚州府的種種觀察, 揚州府是商業繁榮之地, 鹽業雖為朝廷壟斷,但本質上仍是商事,再結合前世的經歷,柳賀是言之有物的。

 而清丈田畝一事,柳賀也得把揚州府中田畝、田稅、種植的情形一一查明,方才有數據支撐。

 張居正之所以清丈田畝,自然是為了多收田稅,朝廷之所以收不上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士紳大族佔據了農民土地,他們卻又能輕易地獲得免稅之權,經年累月,朝廷能收的稅當然越來越少。

 清丈田畝後,張居正便要推行一條鞭法,以銀代糧,以銀代役,此法可以令百姓交稅時免受損耗之苦。

 然而想法是好的,真正付諸實行時,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張居正在各地均推行一條鞭法,然而田畝肥瘦不同,年景不同,江南水鄉的土地與貧瘠之地的田畝如何能做對比?

 除此之外,便是火耗的問題。

 一條鞭法以銀代一切,然而銀子也非地裡長出來的,而是官府鑄造的,熔鑄過程中碎銀有損耗,原本損半錢的,官府卻說損一錢、損兩錢,其中的虧損自然也是由百姓來填補。

 除此之外,以糧應稅時,無論谷賤谷貴,官府只要數量收夠便足以,而推行一條鞭法後,百姓須在徵稅截止前將糧食兌換成銀子,糧食官府不收,當然改為糧商來收,商人便趁機壓低糧價,在糧價低時收進,糧價高時賣出,他還不必擔心百姓不賣,畢竟夏稅秋糧到了時候必須得交。

 柳賀不必細想都能想出這等弊端,然而當官日久,他也明白,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若是任由田稅敗壞至此,朝廷收不上銀子,百姓的日子也難過。

 封建王朝中,無論王室貴族如何,最苦的永遠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