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171章 171 瑣事

 第一百七十一章

 柳賀升為侍講學士一事著實在京中起了一番波瀾, 眼下雖已塵埃落定,卻仍是京官們口中的談資。

 自然有不少官員羨慕嫉妒恨,覺得柳賀這起步未免太快了些, 但轉念一想, 誰讓柳賀是三元及第?若真心羨慕, 便先考個三元試試?

 在科第甲次上, 整個大明朝都沒有官員能比得過柳賀。

 柳賀離了翰林院三年,翰林院中人來人往,與三年前已大有不同。

 現下的翰林院,申時行掌院事, 另外一名侍讀學士是王錫爵, 王錫爵以下, 便是柳賀這侍講學士,翰林之中, 陳經邦與何洛文升了左右諭德, 許國則升為司經局洗馬兼修撰, 張位與于慎行分別晉為侍讀、侍講。

 當然, 翰林院中也有吏部、禮部侍郎兼的侍讀學士, 比如剛剛服除的王希烈,就是以吏部左侍郎兼的翰林院侍讀學士, 但他們的主職在吏部那邊,並不插手翰林院的具體事務。

 對柳賀來說,翰林院的人際關係比地方上簡單多了,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人,官員的調動雖然頻繁, 卻始終在翰林院這一畝三分地裡。

 柳賀眼下有三項主業, 一是為天子講課, 二是參與編撰《大明會典》,三是纂修玉牒。

 《大明會典》的重修去年由張居正提上日程,張居正為總裁,禮部尚書馬自強、禮部左右侍郎汪鏜、林士章,申時行、王錫爵為副總裁,翰林院中隆慶二年以前的翰林全緣參與編撰,《大明會典》在嘉靖二十八年時重修過一次,萬曆四年又續修,論工作量,《大明會典》要比《世宗實錄》與《穆宗實錄》大上太多了。

 而玉牒則是皇家族譜,這項任務一向也是由翰林院來做,原先負責的是申時行與王錫爵,但王錫爵被派去教習庶吉士了,任務自然落到了柳賀頭上。

 不過任了這侍講學士之後,柳賀倒不必如以往那邊一個條文一個條文去查,他主要負責審核翰林們寫的條文,再將之交予申時行。

 相比在地方時,如今的柳賀可謂十分清閒。

 “學士,這是下官今日寫的條文,煩勞學士一閱。”

 柳賀收下條文,沉吟片刻道:“三條可用,四條不可。”

 柳賀便在那條文之後寫上不可取之緣由,附上“諸司職掌所未載者,則增立之”一句:“回去再修改一二。”

 “是。”

 他眼前這翰林正是張居正次子張嗣修,坊間傳聞他無才無德,然而柳賀見了他寫的《會典》條文,倒覺得他做學問頗為踏實。

 按理說,負責編撰《大明會典》的都是經驗豐富的翰林,輪不到沈懋學、張嗣修這些新進的翰林,可惜隆慶二年的翰林各負重任,即便有時間修書,進度也註定快不起來,因而任務就落到了新進的翰林頭上。

 柳賀正好可以予新翰林們結識一番。

 而這些新翰林們對柳賀也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柳賀離京雖有三年,翰林院中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新翰林們對他這位大名鼎鼎的柳三元也分外好奇。

 柳賀在京時篩落權相子會試卷,在外則鬥貪官,鬥奸商,翰林們本以為,柳賀應當是那等極難相處的官員,然而見過真人之後眾翰林才知,柳賀性子極好相處,並非那等好為難人的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