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257章 257 新春

第二百五十七章

 “依澤遠你之言, 海運之利可謂無窮,但其害處只怕也要小心。”王錫爵道, “你可知, 自你上了那疏後,我府上收到了數位同年的來信。”

 柳賀那封疏在幾天後登上了《育言報》的頭版,這段時日以來, 《育言報》主版幾乎為開海一事所佔據,朝中議論有許多都登上了《育言報》。

 開海一事,正如張居正柄政時推行的考成法、一條鞭法一般,成為街知巷聞的大事。

 若張居正仍任首輔, 有他支持, 開海或許比如今更通暢些, 開海雖由柳賀提出,但他畢竟是三輔而非首輔,此事的推行力度恐怕遠不如考成法及一條鞭法。

 也有官員不將祖訓擺在前列,反是問柳賀, 海運之利必奪漕運之利, 朝廷或許可以自海運中收重稅, 然漕運事關百姓生計, 又有漕工、漕兵等以此為生, 若這些人的生計受到影響, 柳賀又當如何?

 大明禁海以來, 漕運幾乎是運輸貨物的唯一渠道, 事實上,儘管漕運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壟斷, 但漕工與漕兵的生活仍是十分艱難, 無論朝廷有什麼籌劃, 無論其出發點如何,最終受損害的只會是普通百姓。

 一條鞭法同樣是如此。

 開海也是如此。

 漕運的獲利仍是歸了世家大族,這些人平日躲在背後吸取民脂民膏,一旦漕運本身的利益受損,他們便將百姓搬出,擺在前面。

 柳賀暫時未言,便有官員聲稱,柳賀一意孤行推行海運,將致百萬漕工衣食受損,此等禍國殃民之舉,朝廷應當立即禁止才對。

 然而,柳賀心中明白,包括這些彈劾他的官員心中也明白,開海之後,漕運的弊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壟斷行業想要轉好,唯有在出現危及它生存的領域之時。

 更重要的是,即便朝廷不開海,難道沒有人從海禁一事上獲利嗎?

 自然是有的,還有許多。

 因為海運本身是被禁止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將海船開出海境的,也只有那些背後有倚仗的世家大族。

 無論朝廷的政策如何,都不影響他們的收益。

 ……

 自柳賀入閣以來,如今是他最受關注的一段時期。

 許多官員都認為,柳賀才剛剛入閣,即便他要開海禁,也應當徐徐圖之,不該如此匆忙。

 可柳賀一想,距離萬曆朝鮮戰爭也只有十年,此時不養兵,還要徐徐圖之到何時?

 便是張居正力推的考成法及一條鞭法,也是幾年下來才有了小小的成效。

 柳賀在內閣之中常常見到各地官員送來的文書,看得越多,他便越有時不我待之感,這或許和他來自未來有關。

 距離明朝滅亡還有六十三年,若他能活到九十三歲,恐怕還能見證那一時刻。

 不管如何,他總要做些什麼。

 無論是為了前人,如張居正這般一意改革、置身家性命不顧的官員,還是為了後人——總不能在史書上添上一筆,說正是他為閣臣時加劇了一個王朝的滅亡吧?

 他不想做功臣,卻也不想當罪人。

 身為閣臣要做的事情有許多許多,柳賀覺得,若是開海能成,他便可以到倭國去探訪銀礦,之後再根據形勢左右倭國與朝鮮的戰局。

 提前做好準備,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

 ……

 柳賀剛到內閣,通政使倪光薦見了他便道:“柳閣老,近日我們通政司可是熱鬧非凡。”

 官員奏章必經通政司,柳賀一聽他說便知,此時通政司恐怕滿是彈劾他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