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逐漸激化的矛盾

當趙匡胤聽說李燁要和董白之間聯姻的一刻,他幾乎如五雷轟頂一樣,當初他可是等於背信棄義,叛逃了和董卓的聯盟,從而來到李燁軍中的。

  而當下李燁要是再和董白聯姻,反向收攏了董卓部的軍隊,到時候董卓以太國丈的姿態出現,豈能不來追究他的責任?

  要說董卓會不會找機會殺了他,這一點趙匡胤倒覺得倒是沒有擔心的必要。

  畢竟掌控全局的人,到底還是李燁!他才是全軍的首腦,沒有人可以越俎代庖,而且李燁也是個十分冷靜從不感情用事的人。

  尤其是在軍隊事務上,李燁更是從來都不會允許,出現內部殘殺的事。

  命雖然不受影響,但趙匡胤看來,即便是到時候董卓沒事給他找點小鞋穿,那也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他想逃!

  至於趙匡胤想在南下時,帶走自己七八百親兵,實際上有兩個目的,第一當然就是博士一場,如果李燁真的允許,有了這七八百人傍身,趙匡胤不但安全沒有問題,甚至還能在南下的過程中,將隊伍擴大。

  他既投靠了李燁,自然財政大權也要上交,現在他所能支配的只有自己的一些私房錢而已,雖然數目不小,但按照趙普的意思,光是這些私房錢根本不足以他重新組建隊伍的。

  所以要是能被允許帶上那七八百人一起行動,他到時候就能以這個為藉口,從李燁手中,換取更多的軍糧軍費,而且其本人又不在李燁面前。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李燁鞭長莫及,他就可以放飛自我。

  召集兵馬,趙匡胤並不是相反,他的目的相當簡單,就是為了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招兵買馬本身也是一種能力,處於逆境中發展,更是一個優秀將領必須具備的條件。

  而趙匡胤的第二個目的,他也是希望把這七八百人的親衛,當做一個籌碼,如果到時候李燁不允許的話,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多了一個講價錢的餘地。

  絕不能一次性把事情做滿,這是趙匡胤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