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熊 作品

第23章 往事(3)

  “他小時候,具體是在哪裡的農村生活?”小王又問。

  章靜搖頭,說不知道。

  “那幾個欺負他的孩子,他有沒有說叫什麼名字?”彭傑問。

  章靜仍是搖頭,說不清楚。

  “您接著說。”彭傑說。

  “他在唸初中,大概十四五歲的時候,有人欠了他母親的錢不還。有一天,他母親送他回寄宿學校讀書的時候,路上碰到了欠錢的人,他母親和對方交涉,反而被推倒在地。那孩子當時什麼也沒幹,把母親扶起來之後就要她先去醫院看看,他自己一個人能去學校。他母親前腳一走,他後腳就尾隨欠錢的人,知道了那人的家庭住址。”

  “然後,他去買了一桶汽油,敲開了那人的家門,將汽油潑在了他們家,一手舉著打火機,要那人去把錢還給他母親,並從他母親那裡拿欠條過來給他看。那人說只要他敢放火就報警,他說自己還沒滿十八歲,就算警察抓了他也不會關很久,他出來還會繼續這樣幹,直到對方還錢為止。後來,那人只能按他說的辦。事後,他打了電話回家,他母親在電話裡的語氣很高興,他也就確定了那人確實還了錢,而不是臨時寫了一張假欠條來騙他。”

  上個世紀末的社會治安和法治環境,遠遠不能同今日相提並論。究其原因,當然有很多。當中一個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的武俠小說改編成了電影,以及從香港流入的古惑仔系列影片,讓許多文化知識水平不高的年輕人,開始迷戀起打打殺殺的生活。而這一點也並非空口無憑,當年一位記者進行了一項專項調查,在監獄當中,去採訪那些服刑的犯人,而他們的犯罪原因,絕大多數居然都是因為看了古惑仔的電影,嚮往那種快意恩仇的生活。

  章靜說的關於王安的這件事,不過是當時社會背景的一個小縮影而已。仗勢欺人、欠錢不還,街頭混混橫行,殺人放火搶劫,共和國許多的大案要案,就是發生在那個時期。

  二人一邊做筆錄,一邊聚精會神的聽著。

  “有一回,他母親生病,發高燒,一個人躺在床上。這孩子是單親家庭,沒有父親,所以他母親生病的時候,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當天,他向老師請假,說要回家照顧母親幾天。老師也很感動,一邊寬慰他,一邊要他第二天早上再回,因為當時是晚上,沒有車,東陽三中距離堰城市區有幾十公里。結果,也不知道他從哪裡弄了一輛自行車,踩了一宿,從東陽三中踩回了堰城。”

  章靜談起王安的種種往事,眼裡泛著光。

  二人原本聽說王安“聰明”“發起脾氣來嚇人,會吃人”,一度認為他有可能就是李海東,但是聽到這裡,對這種可能性又產生了懷疑。一個“大孝子”,怎麼會幹出那種人神共憤的事?

  “現在想想,有可能是這孩子小時候沒有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缺少母愛,之後和母親團聚,就特別珍惜愛護自己的母親。”章靜想了想,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