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熊 作品

第117章千絲萬縷(18)

  “當然,有了弄死黎玉真的想法,並且還有利用盤龍山上,只有他們才知道那一顆地雷位置的這一辦法,最終實施起來,聞忠毫無疑問仍然需要史際的同意和配合,但這也難不倒聞忠。”

  “很多村民回憶,小時候的聞忠似乎對史際特別‘關照’。大到穿衣、髮型,小到洗菜盆子該怎麼放,聞忠對史際都會有所安排。但仔細一琢磨,這實際上何嘗不是一種精神暴力?”

  “同時,這也是聞忠控制慾強、慣愛‘支配他人’的又一體現。”

  “聞忠對史際有沒有武力暴力,這一點不能確定。但在我看來,他欺負史際的方式當中,至少就有無孔不入的行為控制,這一特殊的精神暴力。”

  “黎玉真突然出現在‘地雷村’,村民們都能看出來,她當時極可能回來找的是聞達,而不是史際。她如果真在乎史際,當初就不會丟下他一個人跑路。”

  “聞忠會不會也知道這一點?家暴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普遍心智早熟。聞忠在高中時,就能利用同學和班主任老師之間的矛盾,進而煽動人心,將班主任老師換掉,這充分證明聞忠的心智至少比同齡人要早熟很多。”

  “所以,我認為聞忠極可能也知道黎玉真真正要找的不是史際,而是聞達。至於最後提出要將史際帶走,僅是她用以給自己化解尷尬的藉口而已。”

  “黎玉真之前丟下史際,單獨一人跑回越南,這對史際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傷害。史際在之後長期遭受家暴,很有可能由此會對黎玉真心生怨恨。”

  “聞忠主動要‘送’黎玉真和史際母子二人,在我看來,聞忠極可能就是想要藉此機會,利用黎玉真並非真心實意來找史際這一點,在途中對史際進行‘遊說’,進而給史際的心理造成二次傷害,讓史際對黎玉真的怨恨蓋過理智和情感,甚至形成激情犯罪的一時衝動,從而將史際爭取到和他一邊。”

  “我剛才已經說過,聞忠對史際極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的精神暴力,也就是行為控制。在這一基礎上,聞忠對史際實施‘遊說’計劃,其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同時,聞忠有‘反社會型人格’,作為在同樣條件下成長的史際,雖然沒有明確線索顯示他也有‘反社會型人格’,但他在之後幫助聞忠打理種子公司,甚至替聞忠接送屈露露來回學校讀書,這至少說明史際同聞忠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比較親密。也印證了史際似乎一直都在受聞忠‘支配。”

  “一個同具有‘反社會型人格’的人關係親密,甚至受其支配,這說明史際至少不會是個什麼‘正常人’。”

  “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拋棄在異國他鄉,之後又長期遭受嚴重家暴,這也註定史際不會‘正常’,甚至多少也會形成一些‘反社會型人格’特徵,比如‘缺乏羞慚感’,或者沒有親情觀念、情感冷漠、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