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太保 作品

第046章 打探消息


  “具體的資料已經在你手裡了,這個崑崙之殤說起來背景很複雜,他們嚴格意義上不屬於江湖勢力,而是有著嚴密組織紀律的社團,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平定的大小和卓叛亂的殘餘勢力。”

  大小和卓之亂即清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領霍集佔兄弟所發動的叛亂。和卓是波斯語的漢語音譯,意思是“聖裔”,專指伊斯蘭教創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孫,後用來稱呼伊斯蘭教學者和大阿訇。

  乾隆二十年,軍平定準噶爾後,將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釋放,並派波羅尼都招撫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和卓兄弟乘機控制了喀什噶爾、葉爾羌等地。兩年後,他們殺死清軍副都統阿敏道,舉兵自立。次年,乾隆皇帝發兵征討大小和卓,在庫車、葉爾羌、和闐等地與大小和卓交戰,不久大小和卓兵敗西逃,擒殺之後,叛亂遂平。

  “這麼說來他們存在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了。”我越聽越覺得奇怪,疑惑道:“可是我想不通,妲蒂與他們應該不存在什麼利害關係,這崑崙之殤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表面上看,確實看不出有什麼必然的關聯,但是,這個崑崙之殤在如今這個時代想要維繫自己的存在,必須要有充足的經費,否則它怎麼養得起這麼一大幫人?要知道他們是不可能生活在陽光下的,只能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林筱雨的話剛一說完,我便恍然大悟了。

  天山就像是一道中軸線,將新疆一分為二,其北為北疆,以南為南疆,南北疆是兩個大盆地。

  乾隆二十二年,清朝平定了準噶爾叛亂。乾隆帝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因“故土新歸”之意。並且相繼平定天山以南因準噶爾部消失而趁機坐大的回部,即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大小和卓反叛,從此完全確立了清朝對新疆的穩固統治。

  早在元朝時期,成吉思汗便完成對天山南北的政治統一。蒙古汗最初設立“達魯花赤”“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等軍政管理機構,對西域進行軍政管轄,派遣南宋的戰俘屯墾,在回鶻地區實行“計畝輸稅”。成吉思汗二子察合臺在其藩屬國中強制推行伊斯蘭教,自此,伊斯蘭教逐漸成為察合臺汗國的蒙古人、維吾爾人、哈薩克人、柯爾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十六世紀初,伊斯蘭教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此後的明朝基本沿用元朝策略,對西域地區實施羈縻控制。

  乾隆平定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大、小和卓叛亂,設立伊犁將軍,行使對天山南北各地的軍政管轄,在伊犁地區和天山南部各地維吾爾族中維持當地的“伯克制”,嚴格實行政教分離。崑崙之殤因白山派消亡而出現,所以它自產生以來就為歷代中央王朝所不容,在政教合一的白山派影響下,它始終以宗教性質的社團隱蔽存在,世人鮮有耳聞。

  林筱雨所言,正好解開了我心頭的疑惑,像這樣一個體系龐大,存在上百年之久的地下組織,必然有其不為人知的資金來源,而其中盜墓以及文物走私活動,就是一條非常可觀的途徑,東漢末年,曹孟德就組建摸金校尉專門為其盜發陵墓,以補充軍資,自古以來,這種方式就一直有人效法。

  “這崑崙之殤樹大根深,別說是憑我們幾個根本是以卵擊石,即便是動用龍骨堂的力量也很難將其剷除。”林筱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