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河 作品

第48章 儲物空間

 齊國曆史上王朝更替,最大的因素就是土地問題。 

 立國前期,人人有土地,人人有飯吃。 

 但是隨著大量土地兼併到鄉紳貴族手中。 

 國家稅收開始快速減少,農戶的稅負逐漸加重。 

 遇到災難年時,無法生存的農戶就會揭竿而起。 

 “因此,我們要土地全民化,將來無償把土地劃給農戶耕種。” 

 “均田地,禁止土地買賣,土地實行一稅制,只需十繳一。” 

 柳子益接著說道: 

 “取消手工業者和商人等地位低下之人的不平等地位。” 

 “要讓齊國所有人的地位相同,取消貴族階層的特權。” 

 王朝更替第二因素是皇權過大,不是所有繼承人都是賢君。 

 因此柳子益計劃將來的齊國要以律法治國。 

 國家政體採取君主立憲制。 

 皇帝把除軍權外的治理權,授權給“內閣”。 

 內閣下設總理院管理政務,立法院負責立法,執法院負責執法。 

 而丞相是內閣的最高官吏。 

 “當然,會限制皇帝對其他國家用兵的權利。” 

 “對外用兵必須得到內閣同意。” 

 柳子益為什麼要採取君主立憲制? 

 因為皇帝這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無論什麼事,好像都需要你拿主意。 

 實則是群臣不願意承擔責任。 

 “這是陛下拍的板,不是我的錯”。 

 一幫老傢伙整天算計你,想想都頭疼。 

 “還地於民、還政於民,以法治國,律法面前人人平等。”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齊人的支持。” 

 柳子益看著幾人。 

 “從即刻起,取消跪拜禮,重要場合右手撫心鞠躬禮。” 

 “平時則以抱拳行禮即可。” 

 接著又把君主立憲制的思路講給幾人聽。 

 幾人雖然有的地方聽不太明白,但是仔細想想覺得這樣也不錯。 

 柳子益為什麼要把這些提前講給他們? 

 因為:做事之前,都要先統一思想。 

 形成共識,立好規矩,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柳子益要把齊國的大框架設定好,免得將來走歪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接下來,該考慮眼前的問題了。 

 柳子益想要找一個地方暗中發展勢力。 

 海州這裡並不合適,這裡不但缺馬匹和鐵礦,位置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