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北漢易主

 昭武八年(公元968年),北漢主劉鈞突然病逝,其養子、外甥劉繼恩即位。 

 北漢易主,大周君臣皆上書柴宗訓,不如趁此良機一舉拿下北漢。柴宗訓最終並沒有同意,他的決定引起了朝野內外的一片質疑之聲。 

 “陛下,若是礙於與遼國之間的約定,大可不必理會。臣以為大爭之世,與敵國講仁義只會讓我大周受制於他人。” 

 幾日來,諸文武不停地建議柴宗訓,讓他趁北漢新主即位不穩,儘快發兵攻打,不要錯失良機,怎料柴宗訓全都置之不理。範質本不想開這個口,但他也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恐柴宗訓礙於道義,才說了方才那番話。 

 柴宗訓心裡也是非常之鬱悶,他總不能告訴大周的文臣武將,這個劉繼恩不過是個短命皇帝,很快便會死於宮廷政變,那時才算是大周的絕佳時機?不行,柴宗訓不僅要對他們說的“置若罔聞”,還要派遣使者恭賀北漢之主即位,與劉繼恩交好,如此才能讓大週日後有出師之名。 

 柴宗訓早已想定,待到劉繼恩因疏遠其父在位時的宰相郭無為,被侯霸榮殺死於宮中,侯逆又被郭無為反殺之時,大周便藉口北漢以臣弒君,派遣大軍直入漢地。到了那時,就算繼劉繼恩之後,其弟劉繼元再登上帝位,也無濟於事。大周大可說是劉繼元聯合臣子弒殺其兄長,要為劉繼恩報仇雪恨,反正義理始終都掌握在大周手裡。 

 何況元利元年大周與遼漢一戰,遼國耶律撻烈早已對北漢主劉鈞及侯霸榮不滿許久,興許遼國壓根不想出兵干涉北漢易主之事。 

 “範相公,你不必說了,朕早已在朝會上說過了,此時不宜攻打北漢。” 

 範質沒想到,他的話也不好使了。柴宗訓已經親政,若是他不同意出兵,樞密院那裡同樣也不會下令調兵。 

 不過,軍隊上下經過軍制改革後,一些新晉升的將領急於憑藉軍功來證明自己,或是期望仰仗戰功再度升遷。如今四眼望去,大周附近的敵人就剩下北漢算是比較好打的地方,眾人肯定不願意輕易放棄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