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怕涼 作品

第253章 256三綱不完整

看著那奇怪的筆寫下的纖細字體,魏徵好奇“好字,這是什麼筆?”

“魏公還未回傾城”

魏徵並未多想,提筆在後面寫下:子得亡

“魏公,您確定嗎?”

“老夫已年四十有七,你這樣的女子,至今少見。熟讀漢書,漢人的脊樑骨氣,一語道破。深感佩服。你的好心,心領了。然,老夫至死不渝”魏徵表明了立場,想盡快知道那回信中的人物是誰

君叫臣死

這是傾城又在剛才的紙上寫下的“魏公,如何?”

魏徵這下猶豫了

呂氏春秋雲:君雖不惠,臣不敢不事軍君

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姑娘說的是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君要臣死,臣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則為不孝”

“嗯,然後呢?”

“然後?沒有哇,就這麼寫的呀”

魏徵看傾城眼神充滿著不信的樣子,努力回想下“是沒有了哇”

傾城把紙推在魏徵面前“好吧,魏公可拿去問問君便是”

“這問陛下做什麼?不是告訴你了嗎?快快告訴老夫那詩是誰做的”這麼點事魏徵豈會找皇帝去

“這是一出大戲,巍公想看嗎?”傾城

“自然嚮往”有大麴看?那挺好的

“可是會逾制,沒演幾場,傾城將人頭落地嘞”

“那你講給老夫不就成了?”

“不好!那託魏公一件事可好?”傾城給了魏徵一個皎潔的萌子

“已經夠了,不需要你再出財物購糧去幫災民了”魏徵以為是這事“老夫可沒糧哇”

傾城讓京官都出了糧救災。魏徵為人本就清廉,這一整,他全家現在天天喝稀菜湯呢

“不是這事,是魏公來前,傾城進宮,出來後才想到辦法,但是已然離開,他們不肯通傳,所以”

李世民讓傾城進宮看病的事,魏徵是知道的。還因差點砍了太醫,魏徵還勸誡了皇帝一番,但是今日他請假未上班,就是特意找傾城的。箇中詳細他不知“哦?這麼說?”

“是的,煩請魏公遞上一句便可”

這意思是有辦法治療皇后的病了?不明說是門外還一堆人呢。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魏徵決定先把這事辦了再說“既然如此,老夫跑一趟便是。不過姑娘你”

傾城有些不好意思“本來要告訴魏公的,哪知現在有要挾之嫌。妄作了小人”

“哎”魏徵理解“只是巧合而已。老夫義不容辭”

“既然已經這樣,那傾城就做一次小人”

“此話何意?”做小人?魏徵問你怎麼做?

傾城指指那紙“先問,魏公滿意了,再說傾城的事情。若是不滿意,傾城便不會”

“豈可如此?要知道你”

“傾城是女人,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稍等一下”傾城起身回了樓裡

裡頭婢女一會拿出一封起來的紙給魏徵,說:小姐說問了在看。還有,小姐說累了

這叫什麼事啊這是?

女人難養,小女人更難養,傾城使性子了。

但是魏徵轉念一想就明白了,這其實是為了他

那就去問吧

魏徵進宮求見李世民

李世民今個上朝沒見魏徵還納悶呢,以為有什麼事呢,現在宮外求見,難道去查什麼了嗎?

讓太監領進來“臣見過陛下”

“免了,難得請假,魏卿不歇歇,有何事哇?”

魏徵一向直來直去,從懷裡掏出紙,由太監轉呈給李世民“臣來請宜”

“哦?”李世民看著紙上兩種字體,其中一個是魏徵的,這個認識,看看魏徵“就這個?”

“請陛下解惑”

“這你”接上君要臣死容易,李世民剛想說出來,覺得不對勁,這說臣得死?那不昏君一個?魏徵是來考驗試探來的?“這話不對,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陛下英明”這個答案魏徵很滿意

李世民白了魏徵一眼“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魏卿吶!朕重用於你,朕的心意你應該明白”

“陛下,臣與陛下,與那紙上所云沒有關係”魏徵滿意了,那找個由頭把這事撇開,給李世民臺階下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李世民把魏徵遞的那紙團了扔遠遠的“這是看哪個昏君庸臣的事有感而發吶?”

這是論語的一句話:當大臣的,皇帝讓你死,你就得死?那你就是個大傻冒。皇帝不分青紅皂白,濫殺無辜,就別理他。沒了道義,你管他誰誰誰

“臣甚幸,得以輔佐明君”魏徵難得拍馬屁

李世民覺著反常“魏愛卿,今個怎麼了?是朕有不對的地方嗎?你儘管道來。你這樣子,朕還有點不習慣吶”

魏徵表示沒有的事,掏出傾城封起來的紙“

陛下,臣還有”

“哦?好,朕看看”太監轉呈過來,李世民一看還是沒打開的“這莫非不是愛卿的?”

“不是臣的。臣也沒看呢,不如陛下先看”

“好,朕看看”

李世民打開一看,咦!

紙上寫:君為臣綱,君不義,臣投外國。國為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為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子為父望,子不正,大義滅親。夫為妻綱,夫不肖,妻可改嫁。妻為夫助,妻不賢,夫則休之

讓太監交給魏徵,看完之後,魏徵納悶兒“這是什麼?哪裡有記載?臣怎麼不記得有呢?”

“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這是誰寫的?”

“回陛下,是傾城寫的”

“嘶”李世民不得不說“此女不凡吶”

傾城封起來那紙上寫的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三綱五常》原文

中華傳統文化宣講的是:君義、國正、父慈、夫和、子正、妻賢、君臣義、父子親、夫婦和,又說如果君不義、國不正、父不慈、夫不和、子不正、妻不賢,則臣可叛君、民可攻國、子可逃父、父可懲子、妻可離夫、夫可休妻。

傳統文化還是很全面的,但是為什麼在具體的教導過程中就只片面強調:臣必須要忠於君;子必須要孝於父;妻必須要順於夫了呢?

顯然中華文化被那些既得利益者們有意識的閹割了,目的是為了樹立起絕對的權威以維護自身的權益,其用心卑鄙、狹隘、自私,其作為傲慢而殘酷。怪不得梁啟超說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者名曰“君主”,實為“民賊”

從傾城的穿著打扮來看,魏徵認為她內心是很叛逆的,說“臣以為,傾城必定沒看過女戒”

李世民深以為然,傾城看的是原文,那女戒她決計不會看,要不然不會這麼有個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