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明 作品

第1337章 英烈祠(上)


                 雖然距離年關還有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但得益於西北民亂順利解決,以及戲謔遼東多年的建州女真終是徹底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整個京師都陷入了一片歡慶的氣氛,就連一些往日裡以"勤勉"著稱的官吏都是無心辦差,開始悠哉遊哉的期盼著年關的到來。

  說來也怪,幾乎是一夜的功夫,京中關於"宗室"出京的消息便是消失的無影無蹤,如今數天的功夫過去了,除卻茶樓酒肆的說書先生們偶爾提及之外,竟是再也沒有人討論這樁"皇室秘辛"。

  至於居住在長安大街的信王朱由檢以及十王府中的三位"皇叔"更是無人問津,宛若前些天的"風雲"從未發生過一般。

  在京中歡慶的氣奮中,已然被天子下旨擢升為禮部尚書的徐光啟仍是兢兢業業的於府衙當值,而後在眾多下屬敬畏的眼神中,朝著皇城中的文淵閣而去。小說

  這幾天,新晉的禮部尚書徐光啟不斷查閱典籍,惹得一向頗為"冷清"的禮部衙門雞飛狗跳,令得署衙眾人勤勉了不少,但也有人私下裡腹誹,覺得這位"天子心腹"有些喧賓奪主,在過問禮部事宜的時候,竟也開始過問兵部及戶部的事務來。

  作為被朱由校最為倚重的幾名重臣之一,徐光啟在朝野中的存在感可謂是最低的,過去數年一直將精力放在"農政"之上,使得番薯,土豆等農作物於北直隸得以大面積耕種。

  但徐光啟自己卻是知曉,這"農政"只是自己昔日賦閒在家的無聊之舉,自己的愛好仍是"西洋曆法"。

  今次天子將自己調至禮部,擢升為禮部尚書,倒是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思。

  只是回想起天子交代給自己的任務,徐光啟便覺得心情沉重了些許,腳步也是不自覺的加快了幾分。

  自太祖於南京建國稱帝以來,六部衙門中便數"禮部"最為清閒,如若不是將冊封宗室親王等事務自宗人府的手中奪回,只怕禮部會愈發無人問津。

  儘管如此,禮部也在時間的流逝中,流失了諸多"事由",倒是當今天子文治武功,平定女真,先後收復遼東失地及河套平原,令得蒙古部落及烏斯藏派使來見,繼而讓禮部忙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