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作品

第1122章 心眼子真多


  江洋和丕卿見了一面。

  這一次兩個人聊了很久,大多是關於華夏這幾年的行業風向問題。

  就像是幾個月前在華洲的安槐景,與方文洲的那次對話一樣。

  只不過這一次丕卿聊的更加透徹,也直接說出了關於經濟改-革上的痛點。

  當今之華夏,經濟需要崛起,離不開一個好的載體。

  國民把財產全部存在銀行裡,是永遠也不可能流通的。

  財產不流通,那麼整個華夏的經濟就如同一團死水,某庫囊中羞澀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1998年大力推動地產,1999年國營企業改-革,2000年鼓勵企業私人化,包括扶持高端企業上市,促進股票、證券和外匯業務的交易等等,其政策都是為了讓這灘死水活躍起來。

  而如此決策是鋌而走險的,是有兩面性的。

  未來,很有可能會因為這些決策而導致一些不好的現象發生。

  比如經濟泡沫大爆發,國民經濟大衰退,甚至會有通貨膨脹的風險。而近在眼前的,全國已經出現了超大體量的工人下崗待就業,甚至掀起了巨大的下崗浪潮。

  這些,都是如此決策產生的負面影響。

  國家的基礎建設需要錢,國際形象需要錢,面對虎視眈眈的外交關係,更是需要大量的錢。

  自古以來,落後就要捱打的苦頭給了這個國度沉痛的教訓。

  而眼下華夏迫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讓國門“硬”起來。

  最起碼,要有基本的實力,把那些盯著華夏的虎豹豺狼擋在外面。

  國門想要“硬”,談何容易。

  無論是軍事、科技、外交都幾乎從零開始的國度,想要去拼命追趕那些豺狼的步伐,需要的資金是一筆天文數字。

  激活華夏國民經濟迫在眉睫,容不得半點馬虎。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經濟面貌。

  地產行業迅速崛起,私人企業的出現大量解決了下崗工人再就業的難題,最關鍵的是,華夏的經濟活了。

  政策鼓勵百姓購買房產,可以讓老百姓產生的價值全部集中在g家手裡。

  大量的扶持私人企業,可以讓市場交易更加的頻繁。

  只要這個國家的錢全部在市場上流通,那麼就某庫就不用擔心沒有錢的問題。

  這是華夏經濟發展重要的一步,也是必然的一步。

  “房地產救的了國民經濟一時,但救不了一世,任何超過產品本身價值的商品,最終都會淪為泡沫而消散,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