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作品

第1195章 徐志高的四個助手

  260家發展中企業沒有自己的工廠,曾經都是靠超級工廠進行貼牌生產,只做出了自己的品牌,依託於互聯網營銷。這些公司想要上市需要大量的資本進入,在李燕的建議下直接跳過了天使輪,進入了a輪融資。

  從時間上看,這260家公司在明年年底之前,是有一部分有希望上市成功的。

  至於那1000家小微型企業,幾乎除了擁有一套辦公室和屬於公司自己的團隊以外,便只剩下一些好創意和簡單的項目介紹了。

  這些都是藍鯨的企業孵化項目剛剛孵出來的,屬於寄託在藍鯨旗下嗷嗷待哺的“雛”。

  突然從藍鯨這個母體脫離出去,那麼他們的目標和方向也瞬間變的不明朗起來。

  雖說這次的解0體有進行資源匹配和資產包的分配,但那些都是屬於大型企業和發展中企業才有的。

  徐志高的目的很明確。

  小微型公司是摸不著任何資源的,哪怕是少量資金的匹配和資產包的傾斜。

  因為在徐志高看來,這些小微型公司的養成需要太久了,發展歷程也是充滿了無數個不穩定的因素。

  先不說奔著融資上市而去,單單是把企業的業務達到穩定,擁有屬於自己的產品進入市場,恐怕都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養成的。

  所以這次資產包的分配,說是平均,不過是有針對性的平均罷了。

  好在這1000家小微型企業並沒有放任不管,白承恩親自奔波於各個城市,與各地正府和企業之間對接資源,匹配其相應的業務需求。

  而那些曾經在藍鯨麾下的大型企業以及發展中企業,則優先滿足這些小微型企業的業務需求,從而為他們以後的發展保駕護航。

  從外界來看,這些公司僅僅是互相“合作”或者是業務需求上的關係,但暗中全部由白承恩穿針引線,把她們互相聯繫在了一起,把互相之間的資源利用到了最大化。

  藍鯨的這次大動作,看似解0體以後就清淨了下來,實則要比之前的工作要繁瑣的多。

  尤其是徐志高,白承恩和李燕三個人,更是連一晚的好覺都沒有睡好。

  三個人全部都離開了京都,全國各地到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