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8 作品

第1557章清算

  村子裡,縣城裡,馬路上,莫名其妙多了一大批的暴發戶和所謂的土豪。

  沒人知道他們的錢從哪裡來。

  而華夏的人均收入,也來到了近幾年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近一月份的華夏,天氣已經非常寒冷了。

  尤其是京都,很多人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棉服和棉鞋。

  年輕人們是講究的。

  尤其是女孩子們。

  上半身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而下半身則踩著高跟鞋和絲襪,成了這年代最“潮”的潮流。

  沒什麼原因。

  因為那些個韓國人,都是這麼穿的。

  藍鯨大廈此時早就成了標誌性的建築物。

  很多人打出租車的時候,會習慣性的說出:藍鯨大廈附近。

  甚至很多路公交車都在這附近設立了站點,站點的名字就叫:藍鯨大廈站。

  這一年,京都的地鐵又開通了四條線路。

  四條新的地鐵線路由京都規劃部提議,京都資開委複審,華夏某直營公司開發,藍鯨集團出資,唐人建工承建而完成的。

  內部股比為:

  直營公司和其它公司持股76%。

  藍鯨公司持股21%。

  唐人建工持股3%。

  某種意義上來說,地鐵這四條線路往後每盈利100元錢,就有24元錢屬於藍鯨集團。

  只不過這種錯綜複雜的提議、複審、投資和承建關係,早就隱藏在了檔案中。

  查,是根本查不到的。

  藍鯨集團“解體”以後,只有一個殼子還留在京都的藍鯨大廈。

  24層的高樓,只有最頂端的四層被藍鯨自己保留,低下的20層包括地下停車場在內,全部對外出租了。

  此時的藍鯨大廈,除了藍鯨支付,藍鯨金融,藍鯨科技和藍鯨購物網以外,旗下公開透明的資產也全都消失不見了。

  類似於唐人集團這樣的企業,也早就更改成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名字。

  如同仙女散花一樣,隱藏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2004年初,超大量一線企業突然從華夏境內撤資,把主要市場朝著南部國門之外轉移,目標直指東南亞地區。

  這一現象,讓菲力集團再次鑽了空子,迅速統一了境內市場,便開始在各個領域進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