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 作品

五百四十五章 比喻

    “陳襄。”



    聽到這個名字,官家便知曉了,似種諤惹惱了夏人被貶官,陳襄因爭禮被契丹一封國書便不得不出外。



    這實在是太憋屈了。



    官家當初也想反對這件事啊,但沒辦法啊,大臣們的意見太統一了。



    自己身為皇帝也無法反對。



    眼前章越重新提及,不由勾起官家心事。



    但見章越‘垂淚’對官家道:“恕臣冒昧,本不該因這些小事打擾陛下,但陳襄是臣的老師,悉心教臣讀書,告訴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初沒有陳襄便沒有臣的今日。臣今日稟告此情確實是出自私心……”



    官家想到章越當初為歐陽修求情也是這般。有時候官員上疏與皇帝說自己沒有私心,純粹是為了天下,為了陛下。官家還要在那疑心半天,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利害關係。



    反而章越說自己是一片私心,他倒是理解,有時候身為官家,他更喜歡臣子因為私事來求他,而不是公事。



    天地君親師嘛?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官家倒是非常理解。當初陳襄從契丹出使回朝,章越不惜曠工也要給老師接風,官家就知道這個老師在章越心目中的分量。



    但見章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道:“陛下,但臣想到老師為國爭禮,卻落了個被貶明州以至於如今氣結抑鬱,臣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麼讀了一輩子聖賢書,難道就是讓我們忍氣吞聲嗎?”



    “老師到底哪裡作得不對,難道忠君為國,維護我大宋的體面便是錯了嗎?”



    官家心底早有不滿,聽章越這麼一說更是氣,他向王安石問道:“先是種諤被貶,然後是陳襄出外,朝中這股風氣,朕實在是難以明白。王卿,此事你怎麼看?”



    王安石與陳襄交往不多,但王回曾拜在陳襄門下,對他的品行也是略有所知,知道對方是一個正人君子。



    不過這些都不是他考量的。



    他既向官家獻策以變法富國強兵,然後再鞭撻四夷,那麼他思考的所有點都是基於如此的。



    如此在王安石的觀點裡,宋朝對西夏,遼國肯定是保持一個強勢的態度,否則變法僅僅是為了富國嗎?



    對於王韶,種諤開邊王安石當然支持,對於敢於和遼國爭禮的陳襄當然也是認同。



    王安石道:“陛下,種諤因擅自奪取綏州城而被貶官,他身為武人,祖宗有抑武的制度,如此處罰也是難違眾意,但陳襄是文臣,禮者又系國之體面。”



    “我方使者千里迢迢至契丹敬賀遼主生辰,但遼國使者自己坐大席,而設小席給本朝使者,就算契丹不知什麼是禮儀,但是也沒有這般待客的道理,如今朝堂上下因遼國一封國書都畏懼,以後本朝使者再出使遼國又有什麼地位可言。”



    官家點點頭道:“朕已是明白了,章卿你放心,此事朕一定會給你的老師一個公道!”



    章越忙道:“臣謝過陛下。”



    官家道:“朕記得你的老師是儒學名臣,有濱海四先生之稱對嗎?”



    章越點點頭道:“回



    稟陛下,是這般,老師崇學,蒞官所至都留心教化,必在每處都務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