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你管這叫行星防禦軍?


                 一年超過五十億的財政結餘,這肯定是曾經的天馬星區無法企及的數字。

  天馬星區相對其他周邊的星區來說,確實富有,但也正因如此,承擔的帝國稅可一點都不少。像是科羅嘉,過去一年四十億的帝國稅有一半得靠人稅頂;法徹斯三星把發展度上調到3級就要死要活;飛翼星倒是不錯,但如此發達的造船業,造出來的船基本全要上交才能頂得住5級發展度的稅收……

  而在聯盟全面接手天馬星區所有的星球之後到如今,四年的時間過去了,不僅能夠滿足帝國稅,還能有五十億的結餘,關鍵是整個星區的民眾生活水平並沒有下滑,反而是有上升的。

  法徹斯三星、飛翼星、紅箭星這五個星球上的變化可能還不大,人們的生活水平沒有什麼顯著改觀;但是在科羅嘉、在怒梟星、在黑箭星上,改變可就不小了。

  而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一方面是帝國稅在四年前定下之後,十年內不會再變,而聯盟治下的星球,在這段時間內是迅速發展的。

  當然了,只靠發展成果,還是做不到這一點。

  最核心的緣故還是在於聯盟的體制,大幅度的減少了資本家、官僚等食利階層的存在。他們仍然存在於聯盟的體制之中,發揮著作用,但他們能夠拿到的超額利潤,已經極為減少了,轉變成了以職級獲取成果的方式。他們會比一般的勞動者更容易提升職級,但比起過去的剝削者身份而言,要少很多。

  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大部分被勞動者自己所消費,這是在聯盟治下,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的根本原因;其次的部分,由聯盟政府直接吃了;食利階層的收益還是有一點的,畢竟聯盟現在並沒有取締所有的民營經濟,但在總體上來說肯定是大幅度減少的。

  既有發展,又消滅了中間層,聯盟對於社會中層、基層,對於生產的管理變得更為直接,雙重作用之下,帶來了這五十億的財政結餘。

  而這些財政結餘,聯盟當然不會像是守財奴一樣存在手裡。

  它們的用處,在於撥款預算,用於生產再投資,佔了財政預算的大部分。

  而第二大部分,則用於軍費。包括擴軍和軍隊維持。

  第三大部分,用於政府開支擴大。正常的政府開支不在這裡頭,而是算入成本了。這裡指的是開設更多政府機構所需的費用。而開設更多的機構,除了需要耗費一筆費用之外,相應的維持成本自然也會增加,不過維持費就進到成本里去了。

  這三者,就是經濟建設、軍事建設、政治建設。

  五十億會全部花掉,沒什麼好留的。

  現在花更多的錢,那是為了以後能有更多的收入。

  而等到兩年後,科羅嘉開始第一次交稅了,40億免稅額度沒了,顧航希望到時候的聯盟,還能有五十億的財政結餘。

  這就意味著,最近兩年間,聯盟的收入結餘還得再提升40億。在保證人民消費增長的情況下,聯盟得從目前1123億產值的基礎上,至少也得漲到個一千三左右,兩年得有20%的經濟增速。

  也不是很難。

  裡面潛能最大的,就是怒梟星和科羅嘉了。

  顧航希望怒梟星兩年後擁有四十億人口——主要靠科羅嘉轉移。有這個規模,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怒梟星往工業星球轉型的威力,同時也才能更好的發揮怒梟星造船廠的價值。

  至於科羅嘉本身,預計未來到未來兩年為止,總共持續六年的人口遷徙之後,除了把怒梟星的人口給衝到40億之外,還能把黑箭星的人口衝到30億——對於黑箭星來說就到頭了。估計那時候,算上新增部分,科羅嘉仍舊會有310億左右的人口。

  少了90億人,巢都的壓力會小很多;同時隨著改革深化,人口所帶來的發展潛力也會被兌現。

  顧航就指望著這兩顆星球作為最強的經濟發動機,能夠真的帶來兩年20%的增長了。

  這也是顧航對聯盟政府的要求。

  職級已經升到了A4級的、作為聯盟總理的奧賽娜女士,愁得薅頭髮。

  本以為,當聯盟的情形越來越好之後,自己也能夠喘口氣,稍微多一點休息的時間。然而,總督大人下達的未來兩年計劃指標,一下讓她繼續開始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