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齡 作品

第 113 章 龍吟虎嘯地,至今...

 ?三六九齡提醒您《高門寒婿的科舉路》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

 一聽又要看病,沈月本能地眉頭一顰,可憐巴巴地扭過頭去看著朱氏。()?()

 朱氏摸了摸女兒的頭:“阿月乖,明兒娘帶你去,要是孫大夫開的藥苦,娘就帶你去買蜜餞吃,好不好?”()?()

 這等哄小孩子的話讓在沈月聽了哭笑不得。()?()

 新煮的雞絲麵端上來,沈持舀了口湯喝,隨後又夾起一筷子麻炒豆腐,才送到嘴邊還沒來得及吃,就聽見會館的夥計倉促凌亂地跑了進來:“掌櫃……”

 他看了看沈持,話堵在喉嚨裡不知該說不該說。

 申四明:“我讓你留意點兒大理寺那邊,可是有孟夫子的消息了?”

 那夥計難過地點點頭。

 沈持的面色微變。

 申四明:“說吧,讓沈大人也聽聽。”

 “有自稱他家親戚在大理寺當牢頭的人說,”那夥計說道:“賀大人要給孟夫子定一個什麼‘隱匿不揭發’的罪,還要打他二十板子。”

 音落,大堂之中剎時落針可聞,隨後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每年挨板子死了的可不少。

 沈持的神情驟然大變,卻又在瞬息間如常平靜,他淡聲說道:“沒說什麼時候行刑嗎?”

 夥計:“沒聽說。”

 沈持目光僵直地凝視窗外廊簷之下風燈中跳躍的燭火。

 “隱匿不揭發”在本朝並不是什麼大罪,打二十板子也量刑適當。然而就是這麼個可有可無的罪名,前後一個多月才透露出風聲……拖得過於詭異了。

 說實話,當初孟度被抓的時候,沈持曾懷疑過,大理寺是不是要用這件事釣出、扳倒哪條大魚來,為皇帝蕭敏磨刀霍霍或是剷除異己,事情未明朗時他一直拖著不敢貿然進京露面便是擔憂此事,可等來等去,大理寺並沒有從孟度身上牽扯出別人,甚至連孟朝的友人,用了“龍蟠虎踞”三十祝家也沒有正經的後人了。

 帶著種種疑惑,直到他抵達京城,姓賀的總算忍不住放出給孟度定罪的口風,這一刻他完全能夠篤定:他先前的直覺沒錯,賀俊之果然是衝著他來的。

 很好。

 他一直就在等賀俊之擬給孟度定什麼罪名,到此刻總算是塵埃落定,對方亮出了一張底牌。

 隱匿不揭發,打二十板子。

 沈持咂摸著這個罪名和量刑,心中冷笑:姓賀的夠高明,這件事輕飄飄的落下,在京城連一片水花都激不起,無人在意或問津,然手段卻極盡歹毒,這二十板子足以置孟夫子於死地,叫他們得以有足夠的分量來拿捏自己。

 孟度的事,前後脈絡是理清楚了。

 可是——沈持百思不得其解,賀俊之為什麼要衝著他來



 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兩個人,姓賀的是翻雲覆雨的大理寺卿,他不過一連根基都未穩的仕途新人,有什麼值得姓賀的大動干戈,以至於抓孟度來做籌碼要挾於他?

 萬般疑惑一起湧上心頭,沈持想不通。

 儘管如此,但眼下他不得不有所行動了——

 一旦真叫姓賀的將孟度的罪名和刑罰寫在黑紙白字上蓋上刑獄的大印昭告天下,不用大理寺使出齷齪手段,孟夫子必會自絕於世,才不會給他們羞辱的機會。()?()

 且說不定孟夫子早看穿了賀俊之的意圖,那他就更不會苟活當沈持的軟肋了。()?()

 因而,不能再等下去了。

 ?三六九齡的作品《高門寒婿的科舉路》??,域名[(.)]???%?%??

 ()?()

 沈持拿出帖子叫趙蟾桂送去賀府:“給賀大人捎句話,就說我想見他。”()?()

 他要見一見賀俊之,無論如何是要保住孟夫子的。

 趙蟾桂遲疑了下,還是接過帖子去了賀府。

 沈煌犯愁地看著沈持:“阿池,爹能為你做什麼?”

 朱氏和沈月也巴巴地望著他。

 沈持勉強淡笑三分:“沒事的,別擔憂。”他說完,問會館的申掌櫃:“申掌櫃在京城多少年了啊?”

 “喲,”申四明想了想說道:“有小二十年了。”

 沈持低下頭才發現他的飯還沒吃,連忙扒拉兩口填了下肚子:“申掌櫃,能陪本官喝杯茶嗎?”

 申四明曉得沈持要向他打聽京中之事,笑道:“沈大人請隨在下去茶室坐坐。”

 沈持端起茶碗漱了口,拿起他的《翰林詩集》跟著申四明去了樓上的茶室。

 二人進去後,他將門窗一一關好。

 “大人要問什麼事儘管問吧。”申四明說道:“但凡在下知道的,無不告訴大人。”

 沈持坐定後翻開手頭的這本《翰林詩集》,說道:“本官今日偶然之下拜讀了賀大人早年作的詩,才知他竟如此有才華。”

 《詩集》中的頭一首《題董帝師村居》,寫道:蓮繞閒亭柳繞池,蟬吟暮色一枝枝。

 ……花圃春風邀客醉,茅簷秋雨對閒棋。

 樵童牧豎勞相問,鄉村從來出帝師。1

 這是賀俊之當年高中榜眼後和友人出去郊遊,在京畿的山中路過本朝開國之初的帝師董真故居時寫下的一首詩。

 其對仗之工整,朗朗之上口,可謂詩中上品之作。

 且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對董帝師的崇敬,想到他父親王淵與董一樣出身鄉野,也隱隱寄託著他的自豪之情。

 聽到沈持誇賀俊之有才華,申四明重重地嘆了口氣:“賀大人年少時在京城是‘人如玉世無雙’的翩翩公子,他出身華貴才高八斗,杏榜高中探花後做了翰林,要不是……”他搖搖頭繼續說道:“貞豐五年,他在翰林院做編修滿三年,本來要到京兆府任少尹的,誰知道……一夕之間竟被人彈劾他不是帝師王大儒的親生兒子,而是因貪汙河道歲修銀被誅了九族的撫州知府賀世儀的遺腹子……”

 當朝,包括很多朝代,貪汙河道歲修銀是極重的罪行,畢竟修河道之事稍有疏漏就會殃及數萬甚至數十萬百姓的性命,一旦被坐實,不是滿門抄斬就是誅九族的下場。